問小兒哮喘推拿那些穴位
病情描述:
小兒哮喘推拿那些穴位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可以按摩壓膻中穴、天突穴,順時針50下。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天突穴,位于頸部,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即仰起脖子,喉結下方的凹陷處。還可以用大拇指的指腹,沿肋骨的方向,一根一根地從內往外進行梳理。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小兒便秘推拿小兒便秘推拿,我們可以采用一個最基本的手法:第一個是清大腸,可以推100到200次。第二個穴位就是用的摩腹,摩腹分為順時針和逆時針,治療便秘的時候,主要是采用順時針摩腹法,大約次數也是100到200次。第三個手法是推下七節骨,就是在我們的尾椎骨附近,用力向下推,一般次數是200到300次。第四個,就是用到捏脊的方法,在背部捏脊一共用五到六次,這是最基本的手法。如果是孩子舌頭紅、舌苔比較厚、手心也比較熱,這在我們中醫來說辨證是屬于實熱型的,那么我們可以加上,其他的幾個手法,比如說清天河水,還有推六腑,這兩個部位,也可以各采用100次的方法。如果是面色白,吃飯不好,屬于肺脾虛的,可以再加上補肺,然后推板門,然后按揉足三里這樣的方法。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天樞,肚臍兩側,天樞穴可以進行點按,100到200次,這樣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治療便秘。02:01
-
小兒腦癱推拿治療小兒腦癱的推拿,這是中醫方面的理論,有沒有作用,有一定的作用,從這個它已經是歸到康復這一方面了。小兒腦癱的治療有康復治療、中醫推拿針灸,還有中醫的藥浴,還有手術、心理,最后生活技能,這五方面去治療,主要是康復治療,推拿也有一定的作用。當把孩子這個肌肉,肌張力放松之前,好比如說給他做康復訓練,做康復訓練之前,需要給他做推拿,把這個肌肉放松,以后再做大運動的訓練,對他這個幫助后期的行走,是有很大作用的。01:11
-
小兒推拿穴位一,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小兒特定穴位有點、線、面,以雙手居多。小兒把脈會于雙掌,五個指頭可以調理五臟,五條線就可以維護小兒健康。五經,拇指、食指,肝經。中指,心經。無名指,肺經。小指,腎經。幾條線小兒手臂陰面靠中指那條線,天河水。手臂陽面靠拇指那條線,三關。手臂陰面靠小指那條線,六腑。二,開發孩子聰明才智的健腦按摩法。給小兒每天捏脊一次。小兒俯臥在床上或家長膝蓋上均可,露出腰背臀部皮膚,家長用雙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對沿脊椎兩旁捏擠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推進,捻三下提一下,脊椎的尾骶部至第七頸椎,從下向上捏,每次捏五遍。補脾土,就是像掌推拇指螺紋面二百次。清肝目清心火,向指尖方向分別推拿,食指和中指指腹面各一百次。補肺津,向掌根方向推無名指二百次。補腎水,向掌根方向推小指二百次。揉班門就是揉小兒手掌大魚際150次。推三關,推小兒前臂陰面靠拇指那一條線150次。堅持每天推,持續兩個月。語音時長 2:26”
-
小兒腹瀉推拿哪些穴位一,補脾經,脾經的位置在小兒拇指螺紋面,手法是將患兒拇指屈曲,拇指橈側邊緣由遠端向掌根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脾經。在拇指末節羅紋面作旋推法,亦稱補脾經,一百到三百次。二,清大腸,位置在食指橈側緣,自指尖至指跟成一直線,手法是將小兒食指固定于術者左手虎口內,以右手拇指外側緣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稱補大腸,自指跟推向指尖稱瀉大腸,來回推稱清大腸,一百到五百次。三,揉中脘,位置在中脘穴,在劍突與肚臍的中點。手法是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稱揉中脘,一百到三百次。語音時長 1:35”
-
小兒腹瀉推拿哪些穴位可以用手指推拿足三里,就是小兒手眼的下面一點,用大拇指按住小兒的足三里位置,然后輕輕的按揉一百到兩百下,每天推拿足三里兩次,連續推拿三天左右,不僅可以調理腸胃,而且還能夠行氣止痛、對小兒引起腹瀉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
小兒哮喘怎么推拿小孩的哮喘原因比較多,小兒哮喘一般為小兒支氣管哮喘,屬于小兒呼吸系統疾病。小兒氣管炎起病多為感冒,牽連支氣管。不建議推拿。最常見的就是咳嗽,咳痰,發燒,呼吸困難等,首先要積極控制感染,促使排痰。保持良好的家庭環境衛生,室內空氣流通新鮮,有一定濕度,控制和消除各種有害氣體和煙塵,戒除吸煙的習慣,注意保暖。室內空氣補充負離子。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吸入有害物質及過敏原,可預防或減少本病發生。
-
小兒推拿哪些穴位小兒推拿但穴位一般有百會穴、大椎穴、足三里穴、關元穴、氣海穴等,需要由專業的醫生進行操作,在哪調理身體時,需要定期去醫院做體檢,能夠了解身體的變化情況。1、百會穴:這個穴位隸屬督脈,位于頭部,前發際線正中直上5寸,刺激這個穴位能夠起到益氣升
-
小兒腹瀉推拿哪些穴位一,補脾經,脾經的位置在小兒拇指螺紋面,手法是將患兒拇指屈曲,拇指橈側邊緣由遠端向掌根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脾經。在拇指末節羅紋面作旋推法,亦稱補脾經,一百到三百次。二,清大腸,位置在食指橈側緣,自指尖至指跟成一直線,手法是將小兒食指固定于術者左手虎口內,以右手拇指外側緣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稱補大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