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川崎病診斷標準是多少
病情描述:
川崎病診斷標準是多少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川崎氏病的診斷標準是持續高燒五天以上,同時伴有下面癥狀的四種。一皮疹,二手足硬腫脫皮,三淋巴結腫大,四眼結膜充血,楊梅舌,五冠狀動脈擴張。如果條件不夠,只要有冠狀動脈血管的擴張,就能確診川崎病。冠狀動脈擴張是影響患兒預后的最主要的原因。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川崎病是什么病川崎病又稱為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以全身性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疾病,常見于嬰幼兒,易見于學齡兒童。主要臨床的癥狀有發熱、四肢末端的改變、硬腫、皮膚出疹、球結膜充血、黏膜改變等。臨床上可通過靜脈輸入丙種球蛋白來治療病情,同時口服阿司匹林,具體的劑量應該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治愈后也要定期進行復查,看是否有冠狀動脈瘤和關節痛等后遺癥。建議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多補充水分,注意休息。如果抵抗力下降,需要多補充營養,不要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飲食上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都有利于病情的恢復。01:31
-
正常人血糖標準是多少呢對于血糖有兩個,一個就是空腹的血糖,指的是停止飲食8-12個小時左右所測得的血糖,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圍是3.9-6.1毫摩爾每升。還有一個就是餐后血糖,餐后指的是餐后兩小時,所謂的餐后兩小時是指的進餐第一口算起到整兩個小時所測得的血糖,稱之為餐后兩小時血糖,正常范圍在3.9-7.8毫摩爾每升之間。而診斷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毫摩爾每升,空腹6.1-7毫摩爾每升之間稱之為空腹高血糖,餐后7.8-11.1毫摩爾每升之間,稱之為糖耐量異常。01:33
-
小兒川崎病診斷標準是什么小兒川崎病的診斷,是在以下七點中滿足五點及以上就可以確診。第一,發熱持續5天以上,大部分表現為高熱,可以達39攝氏度以上。第二,多形性的皮疹,皮疹多見于軀干和四肢近側端,以斑丘疹最為常見。第三,四肢末端的改變,早期可以看到四肢、手、足、手掌的腫脹,到了后期會出現手足末端出現膜狀的脫皮。第四,雙眼球結膜充血,一般在發熱1~2天,出現雙側結膜充血。第五,口腔以及口唇的表現,在發病早期,通常是在發病1~2天,會出現口唇干裂,楊梅舌。第六,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也是出現在疾病早期。第七,冠狀動脈擴張。滿足以上七點中的五點及以上,就可以診斷為川崎病。語音時長 01:38”
-
川崎病診斷標準川崎病多發生在5歲以下小兒,尤其是1-2歲的孩子。3個月以下小兒及8歲以上兒童比較少見。診斷標準:1.發熱5天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2.眼球結膜充血。3.皮疹,多表現為斑丘疹,沒有水泡及結痂。4.口唇干裂,楊梅舌。5.頸部淋巴結腫大。6.手足紅斑,硬性水腫,恢復期脫皮。以上6條中出現5條臨床表現,就可以診斷川崎病,如果僅符合4條加之超聲心動圖,看到冠狀動脈擴張也可以診斷。另外,川崎病孩子化驗檢查血白細胞高,中性粒細胞高,CRP高,血沉快。語音時長 1:27”
-
川崎病診斷標準是什么川崎病的診斷標準主要為;1.發熱超過5天;2.頸部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3.口腔黏膜干燥充血,楊梅舌,口唇皸裂;4手足硬腫,末端脫皮;5結膜非感染性充血.發熱超過5天主要條件,再具備之后四項表現可以診斷;如果存在冠狀動脈擴張,滿足發熱后的三項也可診斷。
-
小兒川崎病診斷標準是什么病情分析:小兒川崎病的診斷標準持續發熱五天以上具有以下五項中的四項以上:雙側球結膜充血,口唇以及口腔粘膜發紅,肢段改變,皮疹以及非化膿性頸部淋巴結腫大。意見建議:孩子如果得了川崎病,是需要及時入院治療的,入院查明血常規及C反應蛋白,判斷有無合并感染,如果合并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然后給予口服阿司匹林,注射使用丙種球蛋白等。
-
川崎病血小板是多少川崎病的孩子血小板一般都是會升高的,而且還會伴有白細胞以及c反應蛋白的增高,也可以伴有血沉的增快。血小板升高一般是在350以上,有的孩子可以達到800或者是1000以上也是有可能的。川崎病血小板增高用藥,主要是使用阿司匹林來進行抗凝的治療。有的孩子也可以使用雙嘧達莫來進行抗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
-
川崎病血小板是多少川崎病患者的血小板水平通常會顯著升高,往往超過正常范圍。川崎病,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以全身性中小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在川崎病的病程中,血小板計數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由于川崎病會導致血管炎癥,從而刺激骨髓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