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40歲女人月經量少正常嗎
病情描述:
40歲女人月經量少正常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40歲的女人月經量減少是不正常的。出現月經量減少,有可能是卵巢功能衰退而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精神緊張,壓力大,勞累熬夜而導致的。或者身體體質較弱,貧血較重也會導致月經量減少。
意見建議:
出現月經量減少的情況建議到醫院檢查身體的情況。比如抽血化驗激素水平,做盆腔彩超的檢查等,有助于診斷病因。
為你推薦
-
女人月經一般幾天月經有明顯的節律性,出血的第一天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為一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1到35天,平均28天左右,經期2-8天,平均3-5天,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為30-50ml。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精神因素、情緒波動、環境的改變、妊娠、年齡、疾病、藥物以及營養狀況等因素,都可以引起月經不調。月經提前或延期一周左右屬于正常。關于特殊月經的認識,前提是身體應該沒有什么大的病變,有的病人她可以兩個月來一次月經,稱為并月,還有三個月來一次月經,我們稱為居經,一年來一次月經的稱為避年,終身不行經的,但可以受孕的稱為暗經。所以月經的周期長短因人而異。01:34
-
月經量少應該如何調理月經量少是月經失調的一種表現,要注意及時調理。首先,要調整好心態。很多時候心理壓力過大、精神緊張都會導致月經量少,所以女性朋友要學會自我減壓,保持心情舒暢。其次,要注意保暖。平時最好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少碰涼水,尤其在經期時,還要少吹空調,睡覺時把被子蓋好,避免受寒。此外,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如果身體過度疲勞,會影響器官功能,讓月經量變少。所以,平常要保持足夠的休息時間。從西醫的角度來講,月經量少和雌雄激素比例失調有關,所以可能會用一些避孕藥或激素類藥物來進行治療。中醫講辨證治療,月經量少常見的病因有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氣血不足、肝腎陰虛等。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用藥也不同。像丹莪婦康煎膏對于瘀血引起的月經量少有很好的療效,可以從快來月經的前10~15天開始服用,經期可以不停藥,連服10~15天為1個療程。不用吃很長時間,一般來說,在醫生指導下服用1~3個月經周期就可以。02:05
-
40歲女人月經量少正常嗎如果40歲女性偶爾一兩個月出現月經量少,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一般不需要治療。因為月經受女性很多因素影響很大,比如情緒異常,工作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等原因,都會導致月經量少,如果女性在月經前或者月經期受這些因素影響,會出現偶爾一兩個月月經量少的情況,這些因素改變以后會導致女性月經量有所增加。如果女性連續3個月月經量少,說明身體出現了問題,比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宮腔手術后導致內膜損傷或者宮腔粘連,經常吃避孕藥等原因,都會導致月經量少,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檢查,明確原因后,對因治療。語音時長 01:33”
-
40歲女人月經量少食補方法對于40歲的女性,如果出現月經量少,常??梢钥紤]通過多吃豆制品來進行食補,雖然食補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是在多吃豆制品以后,確實可以促進卵巢的內分泌和排卵功能,而且還能補充體內的植物雌激素,所以就可能會導致女性的月經量有所增加。只是每個女性月經量減少的原因不同,所以在通過單純的食補以后,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因此對于月經量減少不是特別明顯的女性,就可以通過多吃豆制品來調理,而且也可以考慮找中醫開一些補氣養血的中藥來進行調節,但具體的藥物需要進行面診后才能夠開出。語音時長 01:15”
-
40歲女人月經量多少正常病情分析:40歲女人的月經量,正常是和生育期女性是一樣的,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區別。月經量通常在20到60毫升,最多不超過80毫升。40歲女人進入絕經期前,有可能出現月經紊亂,月經量過多,所以需要及時的進行檢查。意見建議:月經量或多或少都不能排除是因為激素水平紊亂所引起的,所以建議做激素水平化驗,找出病因針對性治療。
-
三十歲女人月經量少正常嗎病情分析:30歲的女性出現月經量減少的情況并不正常的。按照正常的情況,30歲女性卵巢的功能是正常的,月經量也應該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月經量減少,有可能是卵巢功能早衰,內分泌失調或者子宮內膜受到損傷而引起的。意見建議:出現月經量減少的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的。由專業的婦科醫生詳細檢查生殖器官的情況,診斷導致月經量減少的原因,對癥治療,恢復正常的月經。
-
40歲女人月經量少食補方法是什么40歲女人月經量少可以吃些烏雞湯、瘦肉湯及扁豆粥等食物來進行調理。如果情況是比較嚴重的,單純依靠食補的方法進行調理效果不大,建議還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中藥來進行配合治療比較好。平時要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習慣;同時要適當的到戶外做些運動來增強
-
女人月經量多好還是少好通常來說,女人的月經量在30~80毫升,都是比較好的,過多或過少都說明身體有問題。如果女性月經量比較少,可能是由于宮寒引起的,月經量比較多,可能是出現了出血的癥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觀察自己身體癥狀的變化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就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