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髖關節手術后多久康復
病情描述:
髖關節手術后多久康復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不同類型的髖關節手術康復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如果是髖關節的骨折手術,手術之后還要積極的臥床休息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完全恢復好的話,至少需要3到4個月的時間。如果是髖關節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進行關節置換手術,一般來講3到4天就可以下床行走了,完全恢復也需要1到2個月的時間。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髖關節骨折多久能走髖關節骨折,比如常見的股骨頸骨折,或者粗隆間骨折,骨折以后經過治療多久能走。第一種情況,如果是髖關節的股骨頸骨折也好,粗隆骨折也好,我們進行了人工關節的置換,這個時候根據你的骨量情況,可能手術以后三、五天,甚至一、兩周,就可以下地負重行走了。第二種情況,是骨折了以后,我們打的鋼釘、鋼板、髓內釘等等一些內固定產物,就需要根據定期復查,每個月復查X光片,看看骨折有沒有愈合,看看你的骨質疏松的情況,然后再由你的手術醫生決定你什么時候能夠下地行走,一般來說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01:01
-
髖關節疼痛原因髖關節疼痛,它的原因有很多種:第一,勞累、鍛煉、健身、過度辛苦,像運動員一樣的,這樣可以造成關節痛。第二,股骨頭壞死,有的人長期用激素、飲酒,或者外傷,股骨頭壞死的也會造成髖關節痛。第三,有可能是腫瘤或者感染,關節結核或者滑膜炎。這些都可以造成髖關節疼痛,那么它的原因就是要先進行一些鑒別,結合他的病史,還有一些影像學的資料,醫生來進行綜合判斷。01:07
-
髖關節手術后康復訓練髖關節手術以后的康復訓練主要以臥床期間的康復訓練和下地以后的康復訓練,髖關節手術以后一個月內骨折端沒有骨痂生長,期間要限制髖關節的活動。臥床期間主要是行下肢肌肉的等長收縮以及踝關節和腳趾的屈伸鍛煉,主要是為了防止下肢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以及踝關節和腳趾的關節粘連情況。一個月以后髖關節部位骨折有骨痂生長,相對穩定就可以逐漸的行屈髖以及屈膝的鍛煉。主要是為了防止髖關節和膝關節的粘連,并且逐漸的行直腿抬高的鍛煉,也是為了防止出現下肢肌肉萎縮的情況。再就是兩個月以后可以逐漸的拄拐換側肢體輕度負重活動,并且可以借助物體保護情況下逐漸的行患側肢體半蹲起的活動,也是鍛煉下肢肌肉的力量。三個月以后可以逐漸的行深蹲的活動,一是可以鍛煉髖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的屈伸,再就是也能鍛煉下次的肌肉力量。語音時長 1:54”
-
髖關節鏡術后康復時間髖關節鏡術后需要進行系統的康復鍛煉,病情不同和手術方式不同,時間也有所差別。術后2-3天拄拐下床,術后1-2周腳尖用力<10%,術后3-4周腳尖用力30%,5-6周腳尖用力50%,髖關節鏡術后多久自由行走?多久可以跑步和運動?術后6-8周逐漸棄拐,完全負重自由行走,但開始時行走距離不要過多。術后2-3個月,基本可以無痛自由行走,自行車和開車不受限制,4-6個月基本可以恢復體育運動。語音時長 1:03”
-
髖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黃金期是多久病情分析:髖關節置換手術后的康復黃金期大概在術后2~4周之內,在這段黃金期之內加強活動,有利于緩解髖關節周圍的粘連和疤痕攣縮,改善關節功能。意見建議:髖關節置換手術是多種髖關節疾病終末期的治療方法,可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建議患者手術后盡早進行髖關節的活動和鍛煉,由于假體早期即可穩定,一般術后兩三天就可下床活動,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大多預后良好。
-
骨折手術后多久康復一般來說骨折手術康復時間大約三個月左右,傷筋動骨100天,也就是說骨折三個月基本恢復。但是,骨折具體多久恢復和骨折的具體情況,病人的身體狀況,術后的護理措施等等,都是有一定關系的。建議術后做好護理工作,積極的進行康復鍛煉,有助于促進骨折的恢復。
-
髖關節術后的護理及康復鍛煉髖關節術后的護理一般有觀察傷口、監測生命體征、生活護理、定期幫助活動、飲食護理等,康復訓練一般有站立位上抬髖關節、站立位后伸及外展髖關節、站立位外旋髖關節、下蹲、蹬車法等,若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一、護理:1、觀察傷口:要經常觀察傷口是否出現滲血、紅腫等癥狀,要及時做好傷口護理工作,以免發生細
-
髖關節手術多久能下地髖關節手術大約2~7周能下地,具體時間因人而異。如果恢復時身體出現異常,建議及時就醫。髖關節手術主要是治療損傷的髖關節,一般采取的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由于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以及護理情況不相同,下地的時間也不相同。如果個人身體情況比較好,護理情況也比較好,傷口沒有出現發炎的情況,大約2周可以下地。如果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