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肩關節脫位復位手術痛嗎
病情描述:
肩關節脫位復位手術痛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肩關節脫位復位數術不疼痛。肩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是疼痛,活動受限,彈性固定,關節盂空虛,在腋窩或其前后可觸及突出的肱骨頭。脫位時一般疼痛比較劇烈,患者比較痛苦。
意見建議:
我們發現脫位后應該立即手法復位,選擇適當的麻醉如臂叢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復位在無痛下進行;老年人或肌力比較弱者可在止痛劑下進行,所以患者在復位過程中沒有疼痛感或疼痛很輕。
為你推薦
-
肩關節脫位必須手術嗎?肩關節脫位病人大多可以手法復位,保守治療。是否手術,要根據肩關節脫位是否并發關節盂骨折、反復脫位、復位是否困難等決定。肩關節單純性脫位,行常規復位,三周固定制動保守治療即可。如果肩關節盂前下方有較大撕脫的骨片,復發脫位幾率會非常高,或合并有移位的肱骨外科頸骨折,肱骨頭壓縮骨折,建議手術治療。可以通過肩關節鏡微創骨折復位固定修復、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手術治療。對于肩關節反復習慣性脫位,脫位頻次高,一年多次,影響工作生活,建議手術治療。因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后滑脫,造成肩關節脫位復位困難,需手術治療。01:20
-
肩關節脫位手法復位有哪幾種肩關節脫位后,應盡快適當麻醉下無痛復位。老年人或肌力弱者,或者習慣性脫位者,也可在止痛劑下進行。復位手法要輕柔,以免發生骨折或損傷神經等。肩關節脫位分全脫位和半脫位,全脫位復位方法,常用的有三種:足蹬法、柯氏法、牽引推拿法。足蹬法,肩關節前脫位最常用,足跟蹬在腋窩肱骨頭頸處,對肩關節采取外展外旋位牽引,繼而內收、內旋的復位方法。肩關節后脫位的手法復位為,外展外旋的相對的牽引,術者推及肩關節的外側,以幫助肩關節復位。關節囊破損明顯或肩帶肌力不足,存在肩關節半脫位,不需手法復位,宜采用搭肩位胸肱繃帶固定4周。01:34
-
肩關節脫位復位手術痛嗎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為肩關節前脫位。在沒有合并骨折,神經血管損傷的情況下要盡早復位,過程中盡量減少周圍組織的損傷。所以現在都是在無痛觀念下進行復位,只有在無痛的情況下,患者肢體才能夠放松,肌肉才不會痙攣,復位效果才能保證。所以可以在麻醉監護及鎮靜、鎮痛藥物的輔助下,進行手法復位,減少疼痛,愈后效果相對較好。語音時長 01:09”
-
肩關節脫位復位手術肩關節新鮮脫位合并肱骨頸、干骨折,或肩盂骨折塊陷入關節內,或肱二頭肌長頭陷于關節內,或合并血管、神經損傷者,應行切開復位術。兒童及青年人的陳舊性脫位,亦應行切開復位。而對中年以上的陳舊性脫位,如已有關節軟骨變性,則應根據職業和年齡,在切開復位術的同時,選用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反之,中年以上的陳舊性脫位,如無癥狀,又有一定的活動度,可不做任何手術。如果做了手術,術后的處理就是:1、術后用外展支架固定,使傷肩呈外展45度,前屈20度,外旋25度。2、病人半臥位,睡覺時應墊好外展支架,不使發生旋轉而再脫位。3、術后兩周,拆線并拔出克氏針。繼續用外展支架固定,但白日可解除繃帶,鍛煉關節功能。晚上仍用繃帶固定,如此持續兩到三月。語音時長 1:40”
-
肩關節脫位復位手術好做嗎需要手術復位的肩關節脫位有肩關節前脫位并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后滑脫阻礙手法復位者,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影響復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手法不能整復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關節盂骨折,移位明顯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損傷者。
-
肩關節脫位復位技巧病情分析:肩關節脫位的復位技巧在于先外展外旋肩關節,然后牽引,待肌肉松弛之后,在內收內旋肩關節,這時會聽到咯噔一聲,代表肩關節已經復位。如果患者因為疼痛使得肌肉無法松弛,必要時可以給予靜脈麻醉并使用肌松藥,使得患者肌肉松弛,這時再行復位成功率會十分高。意見建議:肩關節脫位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在肩關節脫位之后,患者肩部會呈現方肩畸形,這時應該立即到當地醫院骨科就診,拍攝X線,明確是否為肩關節脫位,同時明確是否伴有骨折,在拍攝完X線后需要立即進行肩關節脫位的復位,復位后還需要復查X線觀察肩關節是否已經得到復位。
-
肩關節脫位自我復位方法該方法要在醫生指導下由患者本人進行實施。首先指導患者坐于檢查床或者其它硬的平臺上,使同側膝關節屈曲90度,同時足底緊貼床面或者平臺表面。手指交叉于膝關節前方,指導患者緩慢的向后傾斜,同時頸部向后伸展,直至雙臂完全展開,從而產生軸向的牽引力,同時指導患者向前聳肩,使肩胛骨產生軸向力量輔助復位,關于該法
-
肩關節脫位的復位法發生肩關節脫位,也就是肱盂關節脫位,通常使用手法復位加外固定的治療方法。其中手法復位以足蹬法(Hippocrates法)最為常用。足蹬法復位肩關節脫位后可以用三角巾懸吊上肢;同時,肘關節屈曲九十度,腋窩處墊棉墊,維持三周左右。如果合并骨折則適當延長固定時間。患者關節囊破損嚴重手術后仍然可有肩關節半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