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怎么辦
病情描述:
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應該是炎癥引起白細胞高,會出現發燒現象。如果體溫不超過38度可以進行物理降溫,酒精擦拭寶寶的手心、腳心、腋下。如果超過38度就要吃一些口服藥,比如美林、安瑞克等,也可以口服抗生素類,如頭孢克肟干懸劑進行消炎治療。平時讓孩子多喝水,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扁桃體發炎怎么辦扁桃體發炎多為鏈球菌感染,如果采取全身治療方案,選擇抗生素的話,就首選青霉素,但是對于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霉素、林可霉素等。如果同時還伴有高熱頭痛及全身酸痛者可選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經2—3日治療后如病情無好轉,可以考慮是否是有病毒或其他細菌感染,此時可以改用抗病毒藥、敏感抗生京或磺胺類藥物,如果嚴重的話,也可以考慮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01:16
-
小孩扁桃體發炎發燒小孩子機體免疫力差,容易引起扁桃體發炎。扁桃體炎主要癥狀是咽痛、發熱,及咽部不適感等。如果患兒發燒應及時遵醫囑退熱,同時結合抗菌藥物治療扁桃體發炎情況。小孩機體免疫力差,容易扁桃體發炎,還容易導致反復發熱。如果體溫不高于38.5度,可以不吃退燒藥,多給小孩子喂水,以促進新陳代謝,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如冷敷。如果體溫超過了38.5度,最好要到醫院去抽血化驗,遵醫囑服用退燒藥,對癥處理。在退燒的同時可以搭配抗菌藥物,對癥治療扁桃體炎,如頭孢類。常用的達力芬頭孢克肟顆??捎糜诿舾芯鸬男罕馓殷w感染。達力芬組織穿透力強,體內分布廣,藥物吸收后可在各組織、體腔液、體液中達到有效抗菌濃度。因為小孩不明藥物治療重要性,拒絕藥物苦澀等異常口感,常因哭鬧、掙扎造成藥物攝入量難以控制。達力芬草莓味,提高患兒依從性,解決兒童服藥困難。需要注意,對青霉素和頭孢過敏的患者,不能應用達力芬頭孢克肟顆粒。如需使用達力芬,或想了解更多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49
-
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怎么辦對于發熱在38度5以上的患者,首先要進行頭部冷敷、溫水擦拭,必要時口服退熱藥物,低熱時沒有必要服用退熱藥物,多喝水幫助退熱。扁桃體發炎發燒一般治療要增強患兒體質和免疫力,急性扁桃體炎要充分治療。在臨床上可以用慢嚴舒檸顆??梢灾委煴馓殷w炎效果不錯,需要配合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等。平時多喝板藍根水,能起到預防作用,早晚用淡鹽水漱口,以能感到危險為宜,也有專門針對慢性扁桃體炎的漱口液,對預防慢性扁桃體炎的發作也有較好的效果。語音時長 1:21”
-
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小兒扁桃體炎是由于各種病原體,侵犯到小兒扁桃體局部引起的,局部表現比較明顯,所以說是小兒扁桃體炎。它屬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的一種。如果是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出現局部的咽痛、全身乏力、發熱這些癥狀,一般會發熱三到四天,根據病情的情況來定。如化膿性扁桃體炎,可能是嚴重的細菌感染,扁桃體局部會出現膿苔和膿點,白細胞會明顯的增高,可能發燒比較長一些,可能要四到五天。體溫可能最高能達到39度,熱程要稍長一些。如果說病毒感染,它一般是局部的扁桃體紅腫,可能發熱兩到三天,時間稍短一些。這樣的情況都是可以清熱解毒的,總體來說,對癥治療??梢杂眯貉时忸w粒、消炎口服液、藍芩口服液之類。如果是化膿性細菌感染,建議加用抗生素,但是在不過敏的情況下用頭孢類多一些。語音時長 1:28”
-
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怎么辦如果寶寶體溫不超過38℃,建議進行物理降溫,用酒精擦拭手心、腳心、腋下等部位或貼退熱貼進行治療;大于38.5℃建議物理降溫并口服退燒藥觀察,注意觀察寶寶的體溫;若體溫超過39.5℃,建議除以上降溫方法外,建議去醫院查一下血常規。
-
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怎么辦應該是炎癥引起白細胞高出現發燒。如果體溫不超過38度可以進行物理降溫,酒精擦拭寶寶的手心腳心腋下。如果超過38度就要吃一些口服藥,比如美啉,安瑞克等。也可以口服抗生素類如頭孢克肟干懸劑進行消炎治療。平時讓孩子多喝水。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小兒感冒扁桃體發炎發燒怎么辦孩子如果出現了扁桃體發炎,并且出現了發燒的癥狀,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這種情況下最主要的處理就是先給孩子多飲水,然后促進體溫的下降,也可以適當采取一系列物理降溫的措施給孩子退燒也是可以的。除了多飲水,可以適當的松散一下衣物,在孩子的額頭貼上退燒貼,也可以用溫水來擦拭一下孩子的頸
-
小兒扁桃體發炎發燒39度怎么辦化膿性的扁桃體炎首選的藥物是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同時配合藍芩口服液,可以治療咽喉部的紅腫。在飲食上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土豆、橙子、獼猴桃、番茄之類,有利于疾病的恢復。當發燒39度時應該及時的給予布洛芬或者乙酰氨基酚類退熱,而低于這個溫度則給予物理降溫,用溫毛巾擦拭腋窩、額頭、腹股溝?;撔?/div>
健康自測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
醫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