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谷丙轉氨酶高怎么治
病情描述:
谷丙轉氨酶高怎么治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谷丙轉氨酶反應肝細胞損傷的指標,輕度的谷丙轉氨酶升高,如低于200U/l可口服藥物治療觀察,可口服硫普羅寧,0.2tid,天晴甘美150mgtid,一周后復查。如果是體型肥胖或者長期喝酒的患者,可口服多烯磷脂酰膽堿1粒tid治療觀察。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谷丙轉氨酶高230嚴重嗎谷丙轉氨酶高230較為嚴重,如果在體檢中發現谷丙轉氨酶的數值在230左右,建議一定要積極尋找病因,盡早進行治療。一般來說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值是0~40,如果數值在230,則提示患者的肝臟出現了損傷。出現肝細胞損傷的常見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類:一、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急性肝炎,像甲型病毒肝炎和惡性病毒肝炎,還包括慢性肝炎,像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轉氨酶升高,需要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二、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可以引起脂肪肝、肝臟炎癥、肝臟纖維化,甚至是原發性肝癌,如果是飲酒造成的谷丙轉氨酶高230,一定要積極進行戒酒治療。三、藥物性肝損傷,很多中藥、西藥都可以引起轉氨酶升高。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就是通常所說的脂肪肝,五、自身免疫性肝病,像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原發膽汁淤積性膽管炎等等。六、還要考慮是否有先天遺傳代謝的肝病,如果出現谷丙轉氨酶高230,可以應用保肝藥物,像甘草酸二胺以及多烯磷脂堿膽堿等進行保肝治療。02:10
-
谷丙轉氨酶偏低的危害谷丙轉氨酶偏低通常沒有特殊的臨床意義,也不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谷丙轉氨酶是肝功能生化檢查里面常用的檢查指標,正常的情況下谷丙轉氨酶是存在于肝細胞線粒體內的代謝酶類,一些致病因素可造成肝細胞的破壞,導致谷丙轉氨酶由細胞內釋放到細胞外,引起血液當中谷丙轉氨酶濃度升高。如果谷丙轉氨酶的濃度超過正常值范圍,稱為肝臟的損傷。首先要明確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肝損傷,除了對癥給予保肝、穩定肝細胞膜、抗炎、降酶的對癥處理以外,還要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01:26
-
丙谷轉氨酶高丙谷轉氨酶正常值為零至四十個單位每升,在零至四十個單位每升之間為正常范圍,超過四十個單位每升以上者被稱為谷丙轉氨酶偏高。引起谷丙轉氨酶偏高的原因有許多,明顯升高主要見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度增高見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動期,肝癌,肝膿腫,服用藥物,尤其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等。輕度升高可見于心臟病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長期飲酒或一次性飲用較大劑量酒時,以及某些腸道疾病發熱的病癥。此外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癥,急性脂肪肝等,也是丙谷轉氨酶高的常見原因。語音時長 1:37”
-
谷丙轉氨酶高怎么治療谷丙轉氨酶升高治療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能盲目的使用降酶手段來達到降低轉氨酶的作用,必須根據病人的身體素質以及病情輕重進行診斷,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和藥物,才能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一、治療谷丙轉氨酶升高的藥物主要選用中藥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上述各種中藥成分具有益肝滋腎、解毒祛濕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各種慢性肝炎轉氨酶增高者。只要患者正確使用降酶藥物,轉氨酶大都可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降酶治療效果持久穩定,并且中藥降酶在停藥反彈方面的控制就比西藥要好得多。二、治療谷丙轉氨酶高的單純降酶只是治標,所以在保肝降酶的同時,必須針對病因采取治本的措施,例如治療乙肝引起的轉氨酶高,降酶同時必須進行抗病毒和免疫調整治療,標本兼治才能達到最終的治療目的。語音時長 1:30”
-
谷丙轉氨酶高為什么病情分析:谷丙轉氨酶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急性和慢性肝炎,亦或者長期飲酒,患有膽囊疾病、肝硬化、肝癌、心肌梗塞等,都會導致谷丙轉氨酶升高。此外,損害肝臟的藥物,比如四環素、對乙酰氨基酚、異煙肼、利福平等,也會導致谷丙轉氨酶升高。意見建議:建議谷丙轉氨酶數值異常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的去醫院的消化科就診,配合臨床完善相關檢查并且盡早接受正規治療,避免私自濫服藥物而耽誤病情。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煙酒和辛辣食物的刺激等。
-
谷丙轉氨酶50高不高谷丙轉氨酶50U/L,比正常值要略高一點。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有肝功能的損害。另外,飲食、飲酒、服用藥物等也可能有關系。需要進一步檢查肝臟彩超,并結合臨床癥狀以及有無肝炎病史等情況,可分析才能夠進行明確診斷。
-
谷丙轉氨酶高谷丙轉氨酶,作為肝臟功能的重要檢測指標,其升高往往提示著肝臟可能存在的損傷。這一現象不容忽視,因為它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生活習慣不佳、藥物影響以及潛在的疾病。1、生活習慣不佳: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谷丙轉氨酶升高的常見原因。長期大量飲酒、
-
谷丙轉氨酶高谷丙轉氨酶高可能是肝臟系統疾病引起的,常見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可以通過藥物治療。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人體感染肝炎病毒的原因,患者可能會出現倦怠、食欲不振,還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谷丙轉氨酶高的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病毒的藥物,比如利巴韋林片、阿昔洛韋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