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多久發病
病情描述: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多久發病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一般會在感染1~3左右發病,不同患者在病毒感染后潛伏期有一定的差異。
意見建議:
?建議患者平時應該避免緊張和壓力過大,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不良的情緒,以免影響病情的恢復。平時應該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飲食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多吃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時可以進行適當運動,增強身體素質。避免長期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多注意休息,有助于病情的恢復。如有不適癥狀應該及時就醫進行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為你推薦
-
怎么算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第一,要看臨床癥狀,患者是否有發熱、干咳等呼吸道的癥狀;在消化系統方面是否有食欲不佳、納差、惡心、嘔吐、腹脹的癥狀;在精神神經系統是否有乏力、精神差、頭痛等癥狀。第二,還要看接觸史,是否有疫區的接觸史,是否有明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觸史。第三,是看檢查,看患者的肺部CT是否有多發的磨玻璃影,還有最重要的檢查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和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檢測,才能明確是否是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出現上述不適癥狀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及早做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來明確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01:44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是什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是covid19。其由來是在2020年1月7日,由全基因組定序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正式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其中2019代表發現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為冠狀病毒的英文縮寫;在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在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記者發布會上,正式宣布將2019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19代表發現病毒的年份,co為冠狀病毒的英文縮寫,vi為病毒,d為疾病,由此引發大規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02:08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多久發病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一般在臨床上大部分是3-7天后會發病,也有少部分患者可能時間會比較長一點,一般不會超過14天,所以針對冠狀病毒的疑似病人需要隔離14天。由于冠狀病毒在高發期時它的傳染性非常強,傳染的速度非常快,一旦對于冠狀病毒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都要進行嚴格的隔離觀察以及治療。冠狀病毒一般人感染后會出現有發熱,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也有的患者以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為主。但病毒感染人后一般通過有效的及時治療在早期有的癥狀能得到有效控制,也有的患者因為病情逐漸加重甚至會有生命危險。語音時長 01:29”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源頭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具體的源頭未確定,可能來源于自然界。冠狀病毒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其中新型冠狀病毒可感染人類導致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具體的源頭未得到最終的確認,一般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自然界中原有冠狀病毒變異而來的,與某些野生動物體內的冠狀病毒具有較高的同源性,但是新型冠狀病毒如何感染人類,感染的具體途徑并未得到最終的確認。因此,在目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的方法包括避免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進行接觸,也需盡量避免吃野生動物或接觸野生動物。語音時長 01:20”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怎么感染病情分析: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進行傳播,特別是在汽車內或者房間內,這種密閉的空間更容易受到冠狀病毒的感染。意見建議:因此建議不要人群聚集,也不要聚餐,和其他人群交談,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房間里要加強通風換氣,在密閉空間里要帶好口罩,防止病毒的傳染。
-
怎么殺死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病情分析:殺死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一般指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患病后需要及時的隔離治療,在隔離期間,可通過使用連花清瘟膠囊、藿香正氣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緩解不適癥狀。意見建議:建議患者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室內通風良好,科學做好個人防護,嚴格戴口罩,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住口鼻。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傳染途徑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傳播。此外經過最新臨床研究表明,糞便、密切接觸行為也可能會傳播此類病毒。因此建議患者注意個人防護,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本病由于為病毒感染,因此患者呼吸系統的癥狀不會太過明顯。多數患者以持續高熱為首發癥狀,伴隨著干咳、周身乏力等癥狀。這是多數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
-
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診療方案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的診療方案已經更新至第八版。本病治療可考慮使用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糖皮質激素、干擾素、血必凈等藥物進行治療。輕癥患者可僅給予一般治療措施,例如給予補液、營養支持、鼻導管吸氧等。重癥患者應根據其器官功能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對癥治療措施,盡全力避免器官衰竭。針對有基礎病或者存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