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頸椎核磁共振要做多久
病情描述:
頸椎核磁共振要做多久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頸椎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話,總共需要20到30分鐘。進行頸椎的核磁共振檢查,能夠有效的看到有沒有頸椎間盤的突出以及突出的部位和程度,同時也能夠看到神經所受到的壓迫的程度。對于局部的腫瘤占位性疾病以及結核病也有重要的鑒別作用。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做核磁共振多久能出結果檢查完磁共振一般當天或第二天能出檢查結果,因為磁共振檢查項目不同,所以檢查的時間有長有短。一般磁共振檢查一個部位可能會需要數分鐘或數十分鐘,檢查完以后還需要寫報告等,所以檢查磁共振多長時間能出結果,根據每個醫院的情況不同,具體時間也不同,有些醫院病人多,工作量大,可能檢查結果會出的比較慢,有些醫院病人少,檢查結果可能就會出的比較快。01:30
-
什么是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實際上嚴格來說叫磁共振。是我們氫原子核一個質子,它在施加一定的頻率以后,它的頻率也會跟氫原子核的頻率是一致的情況下,就會發生共振現象。打個比方,比如說很多人一起過橋,如果大家步伐一致的話就產生共振,這個能量是很大的。那橋它的力量是不能夠承載的。如果大家不在一個頻率上面,這個橋它就能夠承載,大家也就能過去。那么我們主要施加一個頻率,施加一個脈沖,使氫原子核的振動頻率和我們的頻率是一致,這樣就產生了共振。共振我們通過一個探測器的探測,探測到這種信號以后產生成像,我們就能夠根據組織不同的T1像和T2像,我們叫橫向弛豫和縱向弛豫,這樣的一個不同來進行成像。那么病變的組織和正常的組織就能夠區分開來,通過這樣的原理就可以進行疾病的診斷。01:30
-
核磁共振需要做多久核磁共振檢查時間要根據檢查部位、檢查序列以及檢查方式綜合決定。常規的核磁共振部位,檢查一般在7-10分鐘即可完成。如頭顱或者是四肢的一些關節,而一些增強掃描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增強掃描是在注入造影劑以后,采集不同時相的序列,所以說增強掃描的時間會相應的長一些。常規的一個腹部增強掃描,大概是在20分鐘左右,可以完成一個檢查,所以說核磁共振的檢查時間相對傳統的平片或者CT來講,確實是稍微長一點;但是因為核磁共振的成像參數比較多,序列成像的質量更優,所以說在臨床上也得到廣泛的開展和應用。語音時長 01:15”
-
頸椎病要做核磁共振嗎對于病人出現了頸椎病的情況,是需要做磁共振檢查的。因為磁共振的檢查是從矢狀面以及橫斷面的平掃,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頸部的椎間盤突出以及神經脊髓和椎動脈受壓的情況,也能夠發現頸部椎體退變的情況,并且對于軟組織出現的鈣化以及軟組織水腫的情況也是能夠很好發現的。而單純的拍片檢查只能夠看到骨質,不能夠看到椎間盤和軟組織的情況,而ct的檢查是單純的平掃檢查,能夠看到椎間盤的突出,但是無法看到軟組織的情況,所以說,對于頸椎病的病人最好的檢查是磁共振檢查。語音時長 1:09”
-
核磁共振需要做多久病情分析:核磁共振檢查一般需要做10~30分鐘左右,例如做顱腦,四肢,骨骼,腹部平掃磁共振檢查,一般需要10-15分鐘左右。如果做心腦血管方面增強磁共振檢查,一般需要30分鐘左右,檢查后需要靜坐30分鐘左右觀察是否存在過敏反應。因為增強磁共振檢查,需要運用到顯影器,而釓顯影劑容易引起人過敏。意見建議:建議做增強核磁共振檢查人群檢查后,多飲水,多吃清淡蔬菜,水果,促進顯影劑排出體外。對于檢查后存在頭暈目眩人群,建議適當休息。
-
頸椎病為什么要做核磁共振病情分析:頸椎病做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明確引起頸椎疾病的原因,了解頸椎疾病的具體發病情況。頸椎病是常見病,一般情況下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CT檢查了解頸椎疾病的具體患病情況。意見建議:患有頸椎病一般情況下需要保持頸部放松,積極預防頸部外傷。患病期間要保持上肢和軀干放松,不要參加劇烈運動。平時可以睡硬板床,有助于頸椎病更好的康復。
-
頭暈要做核磁共振嗎頭暈的病人是否需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這要根據病人的病史、臨床表現,以及體格檢查,來作出具體的判斷,并不能一概而論,只有診斷出患者可能患有哪種疾病導致的頭暈,才能決定下一步去做什么檢查。比如說病人表現為頭悶,頭沉重,以及頭腦不清晰感,病人的頭暈原因多是由于非系統性原因導致的。需要對病人進行血壓,血糖,
-
頸椎核磁共振痛苦嗎頸椎核磁共振檢查是不痛苦的。檢查時間大約15分鐘,在檢查時檢查的環境相對比較嘈雜,受檢者必須要克服嘈雜的環境,并在幽暗的環境中靜置15分鐘以配合檢查。檢查過程中不會增加患者的痛苦,當然也有一些患者因為磁共振室檢查環境的關系會出現不舒服的癥狀,但這些癥狀都是一過性的,離開檢查室后這些癥狀會漸漸緩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