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肺心病給氧濃度應該是多少
病情描述:
肺心病給氧濃度應該是多少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治療原則,應積極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積極處理并發癥。肺心病患者因長期低流量給氧,氧濃度為1到3升每分鐘。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運動時的最佳心率應該是多少?運動時心率就會上升,心跳變快。公式可以計算運動時的心率,用220減去年齡,就是運動時的最大心率。如果沒有特殊的不舒服,就不需要處理;如果覺得特別難受、心慌,最好做一個24小時的動態監測查看一下。有一個術語叫心率變異,心率變異性比較大的人群,可能要經常監測觀察,可能發生心律失常的幾率要高一些。沒有特殊不舒服,就不需要處理。運動和心臟儲備功能是有一定關系的。運動量大而心跳過快從西醫的角度去做各種檢查可能不能發現問題,但是從中醫的角度講,可能是心氣虛或者是其他癥狀。心臟病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心律失常一類: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風心病、心肌病等種類很多。大多數心臟病的感覺,首先是胸悶、氣短,還有心慌等,心衰的病人還會有浮腫、呼吸困難等。02:21
-
小兒正常心臟應該是怎樣的小兒從出生以后,他要恢復一個正常的循環,從胎兒循環,轉成到一個正常人的循環。咱們心臟的結構,是由四個腔隙組成,有兩個心房和兩個心室,然后咱們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那么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右心房,這是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這個是咱們的主動脈,這是腔靜脈,這是肺動脈,我們再把這個圖看到里邊,大家看得更清楚。這個就是右心房,這是右心室,這是左心房,左心室,咱們的血液循環是,腔靜脈的血回到右心房,通過三尖瓣到右心室,然后把血通過肺動脈,輸送到兩側肺進行氧合,氣體交換,然后再回到,再通過肺靜脈回到左心房,再回到左心室,通過主動脈供應全身的血液循環,這是咱們正常一個心臟的結構和血液循環的一個過程。01:29
-
冠心病心率應該是多少冠心病的患者心率應該盡量控制在60次左右,也不要太低,不能低于55次。當然冠心病的患者,除了控制心率外,還需要改善生活方式,要清淡飲食,一次進餐不能過飽,要減少鈉鹽的攝入,減少脂肪膽固醇的攝入,要合理運動,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等等。另外,還要給予改善心肌缺血的藥物以及預防心肌梗死,改善預后的藥物,同時還要積極控制其他心血管的危險因素。冠心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要終身進行規范的治療。語音時長 01:13”
-
肺心病給氧濃度肺心病的患者如果單純為一性呼吸衰竭,氧流量可適當的增加一般3到5升即可,如果患者合并的二型衰竭,吸氧流量為1到2升,小流量持續吸氧,除了吸氧治療外,我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系統治療。如果患者發生了咳嗽、咳痰、氣喘加重伴有發熱、咳黃痰等臨床表現時,我們考慮發生了急性感染,此時我們需要完善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病毒抗體、支原體抗體、痰培養、胸片等相關檢查以評估病原體,并根據不同的病原體,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如果患者為細菌感染,我們需要使用頭孢、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如果患者為病毒感染,我們需要使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清開靈、蒲地藍抗病毒的藥物,如果患者為非典型致病菌感染,我們需要使用大環內酯類的阿奇霉素、紅霉素,或者是硅諾酮類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同時要注意祛痰喘的治療。語音時長 1:33”
-
肺心病加重期給氧濃度是多少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應該積極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儲留,控制呼吸和心率衰竭,積極處理并發癥。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給氧濃度應該低流量給氧,大概是三升每分鐘。
-
長期吸氧的肺心病病人吸氧濃度應該是多少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指由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導致肺結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擴張,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患者,肺心病患者因長期低流量吸氧,吸氧濃度為1到3升每分鐘。
-
冠心病的心律應該是多少冠心病的心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鐘60-74次。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對于正常人來說心率快,其預期壽命可能會較心率慢的人短。對冠心病患者來說,心率越快出現心血管事件的幾率越大,死亡風險也越高,在冠心病患者中,靜止的心率較加快的心率更容易出現血管的風險。冠狀動脈供血靠的就是心臟的舒張期,心率越快心臟的舒張期就會
-
正常體溫應該是多少正常的體溫是36到37攝氏度,無論男女老少,不論春夏秋冬,這個正常的體溫都是這個數是36到37攝氏度,所以說人類是一個高級的恒溫動物。當體溫超過37度6到38度之間,這種情況就叫低度的發熱,在38度1到39度5之間叫中度發熱,39.1度到40度叫高熱,40度以上叫超高熱,這個就是正常體溫和高燒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