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髖關節置換術后什么樣的動作算適度?
病情描述:
髖關節置換術后什么樣的動作算適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髖關節置換術后避免劇烈運動,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鍛煉,以活動不引起患側疼痛為適度,由被動活動循序漸進到主動負重活動,患側初始負重時要使用拐杖或助步器,可適當蹬自行車或游泳鍛煉髖關節,逐漸增加髖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意見建議:
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活動避免幅度過大,仰臥位睡姿,側臥時避免患側在下,最好在兩大腿間夾一個枕頭。術后六周不能深蹲、盤腿、坐矮凳子、蹺二郎腿,避免關節脫位。
為你推薦
-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有哪些人工髖關節置換,也存在一定的并發癥,雖然醫務人員經過多年努力,并發癥已經明顯的減少了,但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它的并發癥主要包括10種:1.周圍血管神經的損傷;2.肢體不等長;3.臟器的損傷;4.術后發生關節的脫位;5.骨折;6血栓的形成;7晚期可以發生假體的松動;8.骨溶解;9.假體的斷裂;10在手術的早期或者晚期,還有很重要的并發癥就是感染,這是很嚴重的并發癥。有的并發癥可以危及到生命,像內臟器官的損傷或者是血栓,血栓主要是形成以后,容易形成肺栓塞,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并發癥。還有的并發癥,嚴重的影響髖關節置換以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像髖關節脫位、感染等等,有的是返修的主要原因。像骨溶解、感染,是造成髖關節置換以后,再次返修的主要原因。髖關節置換以后,并發癥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好多并發癥,跟我們手術大夫的技術,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在整個大夫從業過程中,應該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技術水平,讓并發癥不發生,或者說最小化的發生。02:04
-
髖關節置換術多少錢我們髖關節置換術,其實也分為很多種,主要是置換的假體不一樣,我們來區分通常的一個費用,首先有髖關節假體,有陶瓷全陶,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陶瓷對陶瓷,就是陶對陶的,有陶對聚乙烯的,聚乙烯又分為高交聯聚乙烯,高分子聚乙烯和普通的聚乙烯,當然高交聯聚乙烯它是最貴的,另外一個我們還有,金屬對聚乙烯的,還有金屬對金屬的假體,每種假體也不一樣,還分為國產的和進口的,我們國產的通常會便宜一點,在我們一個中等假體,譬如說陶瓷對高交聯聚乙烯,我們國產的價格,通常在2萬到3萬之間,進口假體在3萬到4萬之間的樣子,陶瓷的假體全陶的假體,可能會到4萬多5萬多,甚至到6萬以上這都是有的,金屬跟聚乙烯的假體,通常可能會在2萬左右的樣子,所以我們髖關節置換術,一般在假體費用的基礎上,增加2萬塊錢左右的樣子,這就是我們髖關節置換的大致價格。01:56
-
髖關節置換術后什么樣的動作算適度?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有的患者不注意新關節的保護,認為換了關節就高枕無憂了,有的患者則對新關節過度關注,做什么都小心翼翼。人工髖關節術后到底什么樣的的運動、飲食才算適度呢?1,術后六周之內不建議做下蹲以及穿鞋、穿襪等動作。手術六周后穿鞋、穿襪、散步和慢跑步、游泳等行為都可以進行。如果有些患者不放心,認為術后六周太早,也可以推遲到術后三個月。2,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并不是完全不能蹺二郎腿、盤腿。只是這些行為需要等到術后三個月,患者恢復的不錯以后才能做。如果在術后六周內做蹺二郎腿、盤腿等動作,很有可能會導致髖關節脫位,十分危險。3,術后患者不宜長時間坐著,因為久坐對于髖關節、腰椎等都是一個考驗。一般“長時間”是指超過30-40分鐘。也就是說建議患者坐30-40分鐘,就站立行走一段時間。4,術后患者上下樓梯時需要注意“好上壞下”,即上樓時健側的腿先上,下樓時手術一側的腿先下。此外,在術后三個月之內患者上下樓梯要盡量扶著扶手。因為一方面剛做完髖關節置換,關節不一定十分穩固。另一方面,患者術后可能因為肌肉無力而發生摔倒。但手術三個月以后,如果通過側抬腿鍛煉,患者已經恢復的比較好了,就不需要再如此小心。5,如果因為飲酒造成股骨頭壞死,進而需要髖關節置換,這類患者即使換了新關節,仍然建議戒酒或者減少飲酒。因為術后繼續飲酒有可能導致對側(好的一側)股骨頭壞死,同時也有可能對肝腎造成損害。6,人工髖關節置換后在飲食上并沒有太多注意事項,沒有必要因為手術而忌口。語音時長 2:17”
-
髖關節置換術后什么樣的動作算適度?髖關節置換術后6周內,盡量避免髖關節屈曲大于90°,內收時不能超過身體的中線,內旋不要超過中線。睡眠時多采取平臥位,如果需要側臥時,盡量采取健側的側臥位,并且在雙膝間夾枕頭,墊起來呈外展位。床上坐起時,注意避免屈髖關節超過90°。下床時,應該先保持坐立位,再移至患側床邊,健腿先離床并使足部著地,患肢外展后再屈髖離床,然后使足部著地,再扶助行器站立。而上床時應該按相反的順序進行。上下樓梯時,要求按“上樓時健側先上,下樓時患肢先下”的原則。6個月之內禁止髖關節的內收,內旋,避免坐太矮,太低的沙發或者是座椅,不能翹二郎腿。另外,在短時間內不要高強度的訓練,不可以進行慢跑、打球以及需要髖關節承受反復沖擊負荷的運動。語音時長 01:57”
-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哪些動作不能做病情分析: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髖關節終末期關節炎的標準方案,但無論采取哪種入路,均切除了大部分關節囊,術后存在脫位的風險。因此術后睡眠時盡量保持平臥位,或側臥位時兩腿間夾一三角墊隔開。平時亦應避免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意見建議: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的姿勢需注意3個月左右,3個月后髖關節周圍假關節囊形成,即可恢復正常生活,較少再次脫位,但應避免劇烈外傷。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骨質疏松,以免發生假體松動。
-
髖關節置換術后怎么護理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后一定要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加強換藥,避免沾水,防止細菌的化膿性感染性疾病,同時還要避免髖關節的過度屈曲,內收內旋,防止髖關節脫位。另外還要積極的進行肢體的康復功能鍛煉,或者進行推拿按摩,防止靜脈血栓形成。
-
髖關節置換術后什么樣的動作算適度?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有的患者不注意新關節的保護,認為換了關節就高枕無憂了,有的患者則對新關節過度關注,做什么都小心翼翼。人工髖關節術后到底什么樣的的運動、飲食才算適度呢?1,術后六周之內不建議做下蹲以及穿鞋、穿襪等動作。手術六周后穿鞋、穿襪、散步和慢跑步、游泳等行為都可以進行。如果有些患者不放心,認
-
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可大致分為近期護理、中期護理和晚期護理。1、近期護理:主要包括術后髖關節康復訓練,髖關節置換后,建議患者買助行器,手術當天或手術第二天開始下床練習步行。多數患者做完手術第二天都能夠正常下地行走,借助助行器走穩以后,需將助行器抬起來走。站不穩時可以用助行器幫助預防跌倒,當提著助行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