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手足口病護理方法有哪些
病情描述:
手足口病護理方法有哪些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1.輕癥患病寶寶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2.患病寶寶一周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家長不能因癥狀輕再送學校、托兒所、幼兒園。
3.平時盡量讓寶寶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或與健康兒童密切接觸。
4.寶寶的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寬大、柔軟,經常更換。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怎樣護理寶寶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發病后,首先要隔離,暫停入托兒所,以免發生交叉感染。讓寶寶在家中休息,直到治愈為止。2、多喝水3、患兒用過的餐具、生活用品、衣物要及時清洗消毒,有條件的可以每天在陽光下晾曬,以免發生交叉感染4、防止寶寶抓撓,必要時可以戴手套。如果寶寶身上皰疹破裂,可以涂抹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5、飲食清淡,患兒口腔內有皰疹,一般不愿意進食,所以家長應該為寶寶準備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流質食物。6、口腔清潔,每次飯后都應該讓患兒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口腔細菌再次感染。7、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屋內要勤打掃,防止繼發感染。01:52
-
手足口病的治療與護理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的傳染病。目前尚沒有特效的抗腸道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常用的有利巴韋林氣霧劑、干擾素、藍芩口服液、康復新液等藥物治療。絕大多數的兒童所患的手足口病都是輕癥的病例,可以自行居家隔離,避免交叉感染,一般須隔離2周,隔離期間各位家長應該注意監測孩子的體溫,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5℃,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溫,比如說溫水擦浴,貼退熱貼等,如果體溫持續不降,逐漸上升至38.5℃,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退熱的藥物,及時降溫,盡量避免高熱驚厥的出現,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多飲溫開水,給予患兒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必要的時候可適當的服用維生素B、維生素C等。當患兒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嗜睡、頭痛、出冷汗、心率和呼吸增快等明顯嚴重的癥狀時,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治療,因為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現,要避免病情延誤,影響疾病的恢復。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生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56
-
幼兒手足口病的護理方法在小孩手足口病的護理方面,要做好口腔護理,而且要做好皮膚的護理,而且針對手足口病的患兒最好要做好相應的隔離。病情輕的可以居家隔離,做好房間開窗通風,病情重的就需要住院隔離治療,針對手足口病并沒有特效的抗病毒的治療藥物,主要是進行對癥治療,有發燒的可以選擇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來進行處理,如果合并了神經系統的癥狀,可能還需要使用甘露醇,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處理,普通的患者1到2周可以完全康復,不留下后遺癥。語音時長 01:08”
-
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一、蒲公英20g,板藍根20g,加水500ml煎至100ml左右,分次飲服,此法適用于預防。二、金銀花20g,荷葉10g,加水煎成湯液,待涼后分次漱口,此法適用于口腔皰疹兒童。三、大青葉10g,板藍根15g,連翹10g,赤芍10g,甘草10g,水煎內服,每日兩次,此法適用于治療。需要提醒的是,成年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往往是隱性的,自身不發病,卻成為傳染源,所以在流行季節回家后,應該先洗手,換好衣服,再親近孩子,平時也不要口對口喂孩子吃飯,另外少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語音時長 1:22”
-
手足口病預防方法有哪些預防手足口病需要幼兒園、托兒所、學校等集體努力,及早發現感染者,盡早隔離。重癥手足口病主要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積極接種EV71疫苗。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飯前便后勤洗手,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
手足口病治療方法有哪些小兒手足口病一般都伴有發燒等癥狀,很多情況下,只需要注意防風以及治療發燒,其手足口病便會自動消退,不過這也只是比較輕的一種。小兒的手足口病,是一種濕溫性的病毒傳染病,所以治療可以從抗病毒開始,服用一些含有維生素B以及C的抗病毒藥物來治療,效果很好。
-
手足口病如何護理患者在被確診為手足口病后,應該馬上進行隔離。期間患者的指甲應該全部剪短磨平,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將患者的手包裹起來,避免腦抓皰疹引起皰疹破損導致感染。在患病期間,患者的餐具、杯具等物品應該在使用前后都用開水浸泡十分鐘以上。以及患者的枕巾、貼身衣服等都需要勤洗勤曬,而且最好使用漂白水浸泡消毒。患者的飲
-
手足口病有哪些癥狀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患病后可有發燒、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精神差、嗜睡、吸吮無力、易驚,以及口腔黏膜、手掌、手指、腳趾、臀部出現水皰等癥狀。多數癥狀較輕,但也有少數患兒病情進展較快,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極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該病主要通過患兒的排泄物、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