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輸血后發燒怎么處理
病情描述:
輸血后發燒怎么處理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輸血后發燒是因為受血者體內產生的抗體與供血者的血細胞和血小板發生免疫反應,引起發熱,患者體溫可達38到41℃。反應輕者減慢輸血速度,發熱癥狀在1到2小時內會自行緩解。反應重者應立即停止輸血,給予物理降溫。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輸血后注意事項輸血后的注意事項有:第一、輸血以后要仔細觀察病人是否會出現遲發性過敏反應。有些人輸血以后會出現皮膚皮疹、瘙癢等過敏癥狀,尤其在輸注血小板等血制品以后容易出現。如果出現遲發性過敏反應,可以給予抗過敏的藥物治療,效果良好。第二、輸血以后一般在第二天要復查血常規,比如有些人輸注了血小板后第二天血小板數量沒有明顯的升高,說明體內存在抗血小板相關抗體。還要觀察病人是否有遲發性的溶血反應,因為有些人輸血以后過段時間才會出現溶血,表現為鞏膜黃染、膽紅素濃度增高,所以輸血后要復查血常規和肝功能。01:42
-
寶寶半夜發燒怎么處理寶寶發燒根據輕重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臨床上一般將發燒分為四個等級。體溫37.3℃~38℃為低熱;體溫38.1℃~39℃為中度發熱;體溫39.1℃~41℃為高熱;體溫41℃以上為超高熱。一般在家里能處理的大多,是寶寶中低度發燒,即體溫在37.3℃~39℃區間的發熱。寶寶如果是37.3℃~38℃的低熱發燒,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如洗溫水澡或者用溫水毛巾擦拭頸部、肘窩、腋窩、腹股溝等處,可以服用小葵花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防治低燒變高燒,中藥退燒,安全性比較高。周歲以內亦有明確用法用量。寶寶發燒,如果達到38.1℃~39℃,應通過中西藥聯合進行治療發燒,西藥像布洛芬達到快速降溫的效果,中藥像小兒柴桂退熱顆粒成分含有柴胡、桂枝、蟬蛻可以起到解熱、抗菌、抗病毒、防驚厥的作用,避免高燒反復;中藥退燒,安全性比較高。周歲以內亦有明確用法用量。如果寶寶體溫達到39℃以上,或有明顯的不舒服的表現,建議應及時就醫,查明病因,做針對性的有效治療。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58
-
輸血后發燒怎么處理輸血之后出現的發燒,可以適當地選用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當然也可以適當的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比如可以適當的用一些地塞米松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還需要結合其它的伴隨癥狀來進行分析,如果沒有明顯的伴隨癥狀,通常只需要對癥處理就可以,比如多喝水,還可以通過溫水擦浴,酒精擦拭等來進行系統的處理。那么當發燒比較明顯的時候,出現了高燒,就可以選擇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來進行處理,出現了過敏的癥狀的時候,有的時候還需要挑選一些抗過敏的藥物來進行綜合治療。語音時長 1:09”
-
拔牙后發燒怎么處理拔完牙齒之后發燒,有可能是由于拔牙這個創傷造成的術后的應激反應,可以局部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來退燒。當然,如果物理降溫不能夠起到退燒的作用,就要口服退燒的藥物。如果拔牙之后是由于感染造成的發燒,除了物理降溫之外,還要全身口服抗生素,甚至還要靜脈輸液抗生素,這樣才能夠起到減輕體溫的作用,才能夠退燒。當然傷口如果有感染,還要局部對傷口進行處理,要漱口,有可能還要進行清創處理。語音時長 01:12”
-
化療后發燒怎么處理化療后出現的發燒,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治療和處理,充分的休息好,保證足夠的睡眠,對癥處理,通常來說就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那么還需要結合其他的病因來看,是否考慮合并有細菌感染等疾病,根據具體的檢查結果來進行專業的治療和分析。
-
打疫苗后發燒怎么處理如果兒童打過疫苗后的發熱屬于低熱,兒童的體溫沒有超過腋下39℃。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兒童的精神狀態好,家長只需要在家給兒童多補充水分就可以。其次,要及時的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兒童打完疫苗后的溫度超過了39℃并且持續時間長,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不要自已盲目服藥。
-
輸血后發燒怎么處理輸血之后出現的發燒,可以適當地選用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當然也可以適當的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比如可以適當的用一些地塞米松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還需要結合其它的伴隨癥狀來進行分析,如果沒有明顯的伴隨癥狀,通常只需要對癥處理就可以,比如多喝水,還可以通過溫水擦浴,酒精擦拭等來進行系統的處理。
-
化療后發燒怎么處理在化療之后很容易出現發燒,如果沒有合并感染性的疾病那么就不需要特別的處理,充分的休息好,多喝水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吃一些退熱的藥物,如布洛芬或者其他解熱鎮痛的藥物。一般來說中度以上的發熱才使用退熱的藥物,如果合并機會性的感染,合并感染性的疾病需要針對具體的感染,選擇一些敏感的抗感染的藥物來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