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孕36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
病情描述:
孕36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孕36周胎盤二級不會早產,因為胎盤二級和早產沒有很直接的關系。胎盤二級說明胎盤成熟,但胎盤的供氧供營養都是好的,多在孕后期出現胎盤成熟的情況。但早產導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較常見的有宮腔過度擴張,懷孕期間孕婦過于緊張,懷孕期間宮內感染等等。
意見建議:
建議懷孕期間女性要注意飲食上適當增加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暴飲暴食。
為你推薦
-
孕30周胎盤二級正常嗎如果懷孕30周胎盤II級,基本上是不正常的狀態。胎盤的成熟度跟相應的孕周有一定關聯性,一般28周之前胎盤的成熟度一般是0級,32-34周胎盤可以達到I級,36周左右胎盤可以達到II級,孕晚期38周左右胎盤可以達到III級。所以如果30周胎盤已經II級,屬于不正常,就要監測胎兒的胎動以及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否受限。如果胎盤過于老化,表示胎盤供血、供氧的能力有所下降,必然會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所以一旦30周發現胎盤過早成熟,孕婦加強數胎動以外,還要在B超下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是不是正常,臍血管的血流是不是正常,還有子宮動脈是不是有缺氧、缺血的情況發生。如果都沒有異常情況可以動態觀察,如果有明顯的胎兒宮內窘迫或者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現象,要對癥進行處理。01:44
-
36周早產兒有哪些缺陷36周的早產兒,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于足月兒了,總體而言的話,絕大部分像這種36周的早產兒沒有很多的缺陷。當然我們要排除一些遺傳,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這種早產,這種情況下足月兒也存在。所以36周的早產兒,也會跟足月兒也差不多,在這種遺傳,包括染色體各個方面的風險,也差不多。所以總體而言,36周左右的早產兒并不會有特別多的一些缺陷,或者特別多的一些后遺癥,基本上已經非常接近于我們足月的小朋友。01:03
-
孕28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胎盤二級一般提示胎盤有存在老化的可能,很多孕婦在產檢的過程中,看到b超單子很自然而然的就關注胎盤的分級。如果懷孕28周胎盤二級會引起早產嗎?首先胎盤的分級和是否早產沒有必然的關系,但是胎盤分級如果比較高的話,一般提示胎盤功能有老化的可能,所以要注意監測胎兒的生長以及胎動,觀測胎兒在宮內有缺氧的可能。因此,懷孕28周胎盤二級是不會引起早產的,但是要引起重視,定期復查b超和胎心監護,觀察胎兒是否繼續生長,以及在胎兒在宮內缺氧的情況。語音時長 1:13”
-
33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懷孕33周的時候,一些孕婦去做b超,b超單子上會針對胎盤的成熟度進行描述,如果33周的b超提示胎盤成熟度是二級會不會早產,一些孕婦擔心胎盤成熟度過高,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營養吸收以及會引發早產,這種擔心沒有很大的必要。首先,胎盤的成熟度本身就是一個人為測定的指標,主要是超聲醫生根據胎盤的切記來進行判斷的,胎盤二級和是不是早產沒有必然的關系。正常情況下,胎盤二級一般也不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也不會影響胎兒的營養吸收。因此,對于33周如果做b超提示胎盤是二級不用擔心,正常產檢就可以,也需要正常的補鈣。很多孕婦認為,胎盤二級和補鈣有關系,這種說法也并不正確。因此,懷孕33周胎盤二級一般和早產沒有關系。語音時長 01:13”
-
孕32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病情分析:孕32周胎盤二級不一定會早產。胎盤二級說明胎盤老化了,胎盤的供氧會比較差一點,可能會出現胎兒缺氧,和早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胎盤二級提示孕婦要嚴密的監測胎心胎動情況。如果出現胎動過多或者胎動過少,都需要引起重視,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意見建議:建議整個孕期孕婦要定期的進行產前檢查。放松緊張情緒,保持心態平衡。飲食上多進食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
-
孕31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病情分析:胎盤級別的高低與是否早產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如果宮頸管不短、胎兒發育正常,沒有任何并發癥,即便31周胎盤達到二級鈣化早產的幾率也不高。意見建議:發現胎盤過早老化要關注胎動的狀態如何,如果胎動突然增快、減慢建議及時就診醫生。平常要注意生活方式,性生活不宜過于頻繁,注意清潔在陰、避免活動量過多。如果頻繁出現的宮縮或者陰道見紅,為了防止早產要及時去看醫生。
-
31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女性懷孕31周出現胎盤2級,是否會早產,并不好判斷,女性孕期早產或早產發動,與胎盤成熟度沒有關系,大多是自發性早產或醫源性早產,比如胎兒窘迫或胎盤早剝等原因造成的。建議孕婦一定要注意密切觀察,定期到醫院做好胎心監護以及B超檢查,每天數好胎動
-
31周胎盤2級會早產嗎孕31周胎盤二級并不一定就會早產。早產指的是孕28周到孕37周之間分娩的新生兒。孕31周胎盤二級考慮胎盤成熟過早,隨著孕周的增加,胎盤功能有可能會逐漸減退,胎盤功能減退會增加胎兒缺血缺氧的風險,需要加強監護。如果孕婦是在37周之前出現宮縮,后期宮縮變得規律,伴有宮頸管擴張,宮頸管的縮短就有可能會面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