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么是重癥手足口病
病情描述:
什么是重癥手足口病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重癥手足口病是比較嚴重的手足口病,如果確診了手足口病,如果反復發燒,或者高熱不退,就要警示是不是重癥手足口病,要及時送到醫院住院系統的治療,重癥手足口病會出現肺出血以及神經源性的肺水腫,如果不及時發現不及時治療,預后不好。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于腸道病毒感染,導致出現的發熱、皮疹,當然皮疹是口腔、臀部、手心和足心為特點的皰疹樣皮疹的一組綜合征,叫手足口病。這類的疾病,最常見于感染孩子,成人有感染的但比較少見。近幾年的手足口病,像常見的病毒有??刹《?、柯薩奇病毒、EV71病毒。其中的以EV71病毒造成的,孩子的手足口病,出現重癥化病例的表現,即是最多見的。所以如果出現了EV71病毒感染,孩子如果出現下面這些表現,像高熱、有驚厥、有肢體抽動,會有心肌酶的升高,我們一定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重癥病例。01:20
-
早期如何識別重癥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來的急性傳染病,患兒常會出現發熱、咳嗽,伴隨手、足、口、臀部的出疹癥狀,皮疹常表現為斑丘疹、丘疹、皰疹,周圍有紅暈,皰疹內的液體不多,不疼不癢。除了這些普通癥狀外,當患兒早期出現以下癥狀,提示可能是重癥手足口病,第一、持續高熱,體溫大于39℃,常規退熱處理治療效果差;第二、精神萎靡、嘔吐、眼球震顫或上翻、易驚、四肢抖動、無力、吸吮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神經系統癥狀的表現,極個別的病例可以出現食欲亢進。第三、呼吸異常: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齊。第四、出冷汗、四肢冰冷、血壓升高,當出現這些癥狀時應馬上就醫。手足口病在治療上可進行對癥處理,如患兒發熱時可選用物理降溫或者藥物降溫,在醫生指導下用退熱藥退熱;同時還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由于目前無特效的抗腸道病毒藥物,所以在臨床上常使用廣譜的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氣霧劑等。《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及解讀》指出:年齡3歲以下、病程3天以內、EV71感染這三條是重癥手足口病的危險因素。也就是說年齡越小、病程越短、感染EV71的病例越容易發展為重癥手足口病。重癥手足口病起病急、短時間內病情加速,因此出現重癥手足口病的跡象時及時的診治極為重要。如果需要用藥,或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2:40
-
重癥手足口病重癥手足口病進展迅速,在發病一至五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一、神經系統受累的治療:1、控制顱內高壓,限制入量的,積極給予甘露醇,降顱壓治療。2、酌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參考劑量:甲潑尼龍一至二毫克每公斤,氫化可的松三至五毫克每公斤,地塞米松0.2之0.5毫克每公斤。病情穩定后盡早減量或停用。3、酌情靜脈注射免疫球。4、對癥治療,降溫、鎮靜、止痙密切監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二、呼吸循環衰竭的治療: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2、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氧和飽和度。3、呼吸功能障礙的治療。4、保護重要臟器的功能,維持內環境穩定。三、恢復期治療:1、促進各臟器功能恢復。2、功能康復治療。3、中西醫結合治療。語音時長 1:44”
-
重癥手足口病的處理重癥手足口病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顱內高壓的情況,這時需要給予降低顱內壓的治療,每間隔4到8小時用20%的甘露醇給予靜脈滴注。根據病情調整給藥時間間隔還有劑量,必要時要加用呋塞米利尿。另外在選擇免疫球蛋白治療的時候,總量是每千克體重2克,分兩到三天給予就可以了。在選擇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時候,參考劑量是甲潑尼龍,每天每千克體重1~2毫克;氫化可的松是每天每千克體重3~5毫克;地塞米松是每天每千克體重0.2~0.5毫克。病情穩定之后要盡快的減量或者停用。個別病例進展比較快的,病情比較兇險的,可以考慮加大劑量。要注意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期間的用藥的不良反應。語音時長 1:34”
-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最為常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主要是以對癥治療為主。
-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
-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感染常見。手足口病臨床表現通常為發熱,伴有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兒可出現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為嬰幼兒和普通兒童,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該病的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多種多樣
-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多見于10歲以下的兒童。主要表現為發熱,口腔、手、足和臀部可見斑丘疹、皰疹或潰瘍,嚴重的患兒會出現腦炎、心肌炎、肺水腫等并發癥。四季均可發病,夏秋季多見。幼兒園、托兒所容易發生聚集性的病例,2008年我國把它列入了傳染病,按照傳染病來管理。1、服用抗病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