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早產兒護理措施有哪些
病情描述:
早產兒護理措施有哪些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首先早產兒身體虛弱,身體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容易發生感染,需要特殊護理。注意室內溫度要保持24—28℃,還要注意室內濕度,最好選擇母乳喂養。早產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好,建議少吃多餐,還要注意衛生,要定期檢查。
意見建議:
為了早產兒的身體健康,盡量避免接觸更多的人群,喂奶時候要清理乳頭,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為你推薦
-
早產兒腦癱有哪些表現腦癱病因它就有一種是早產,早產缺氧,黃疸窒息,早產跟其他類型的腦癱孩子,表現是一樣的,初期容易哭鬧,脾氣急,手是緊握著的,然后跟,抬頭時候抬不了,翻身翻不了,爬不了,走不了,這是他的一個早產兒腦癱的,一個早期表現。到了后期的話,他不能完成這個正常的學習,你還得分他,從他這幾方面考慮,看早產腦癱的孩子,他表現是哪一類型的,假如說痙攣型腦癱,那么他單純是運動的問題,那你要其他的,相當于手足徐動型,或者混合型,或者遲緩型的,他可能會伴有他的智力障礙,他說話說不清楚,流口水,腦癱孩子就是有一個,典型的那個表現,流哈喇子。那正常小孩到一定年齡,他這個流口水,他就不流了,腦癱孩子不是,他有些孩子可能那個持續到,十幾歲,都有的。01:31
-
36周早產兒有哪些缺陷36周的早產兒,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于足月兒了,總體而言的話,絕大部分像這種36周的早產兒沒有很多的缺陷。當然我們要排除一些遺傳,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這種早產,這種情況下足月兒也存在。所以36周的早產兒,也會跟足月兒也差不多,在這種遺傳,包括染色體各個方面的風險,也差不多。所以總體而言,36周左右的早產兒并不會有特別多的一些缺陷,或者特別多的一些后遺癥,基本上已經非常接近于我們足月的小朋友。01:03
-
早產兒護理措施有哪些早產兒由于體弱,免疫力低,出院后常規護理要格外注意。臥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定時通風換氣,在通風換氣時,應把嬰兒抱到其他房間,避免著涼,室內溫度應該適宜,冬天應該保持在24-26攝氏度,夏季應該保持在27-28攝氏度;盡量減少外人來訪,如果家里媽媽或者其他人感冒,要避免接觸寶寶,媽媽喂奶時需要戴口罩,接觸寶寶前和換尿布后一定要洗手,每天都要清潔奶瓶,媽媽在喂奶前應該將乳房清潔后再哺乳;早產兒的皮膚比足月兒更為嬌嫩,要更加勤更換尿布或者紙尿褲;在寶寶臍帶脫落之前,應該用碘伏對臍帶進行消毒,保持臍帶干燥。語音時長 01:35”
-
早產兒護理措施1、孩子吸允力不足,應耐心喂養,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需要三十到四十分鐘。2、剛出院回家的寶寶,頭兩到三天內每天的喂食量先維持在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適應家里的環境后再逐漸增加。3、餐多量少,間斷式喂養方式可減少吐奶發生及呼吸上的壓迫,可喂食早產兒奶粉促進消化,以增加營養吸收。4、注意體溫的保持及體溫的恒定性以免致病,保持與醫生的密切聯系,隨時能咨詢。5、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接受預防接種。6、熟練幼兒急救術,如吐奶、抽搐、膚色發紺時的處理,以備不時之需。語音時長 1:45”
-
早產兒護理診斷有哪些病情分析:早產兒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一般是指28周到37周出生的嬰兒為主,早產兒在出生以后,身體的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好,容易出現發育不良,以及存活率較低的情況出現,早產兒在出生后盡量用保溫箱喂養,會增加存活率以及促進身體的各項發育。意見建議:早產兒在護理的時候,要更加仔細一些,盡量以純母乳喂養為主。能夠促進新生兒的身體發育,同時,早產兒在護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室內的溫度,避免溫度起伏過大的情況出現,也避免新生兒出現發熱以及感冒的癥狀等。
-
早產兒怎么護理病情分析:早產兒出生后應該先安靜4小時頭偏向一側,使口內粘液向外流。早產兒在臍帶脫落,創口愈合后才能沐浴,在不沐浴時,上半身在暖箱內進行擦澡護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意見建議:早產兒在出生后2~4小時可以開始喂糖水,未出現嘔吐者6~8小時以后可以喂奶。
-
早產兒怎么護理?早產兒在活產嬰兒中的發生率約為5.6%,美國為7.1%~17.9%。我國報道的早產兒死亡率為12.7%~20.8%。隨著醫療護理技術的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存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較正常足月兒差。因此,要關注早產兒的發育,以及相關的護理問題。保暖工作:從早產兒出生前就應準備好。要求
-
早產兒怎么護理早產兒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于體重小于2千克或者是體溫比較低的嬰兒,最好是放在保溫箱中,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采取其他保溫措施,比如說用熱水袋,但是要注意,千萬不可以燙傷嬰兒的皮膚。早產兒的吮吸能力比較差,可以將母乳擠出來給嬰兒喝,或者采取人工喂養的方式,并且要多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是否出現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