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小兒什么溫度
病情描述:
小兒什么溫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于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人體溫度正常范圍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并不是恒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到37.2攝氏度;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2到0.5攝氏度;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2到0.6攝氏度。一天之中,清晨二到五時體溫最低,下午五到七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于0.8攝氏度。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5攝氏度左右,女子體溫在月經期間有些許變化。在健康狀態下,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都是比較恒定的,即保持在37攝氏度上下,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值,腋溫為36到37攝氏度之間,超出這個范圍即為低熱,或者是發熱。兒童體溫正常值,肛溫為36.5到37.5攝氏度之間;口腔溫度為36.2到37.3攝氏度之間;腋窩溫度為35.9到37.2攝氏度之間。01:40
-
寶寶腋下溫度多少正常寶寶腋下溫度正常的是36—37℃。患兒在家測量體溫時發現高熱,可使用濕毛巾敷于額頭,并及時到發熱門診就診,不可耽誤,醫生會根據測量的體溫采取對應的降溫措施。如果測量體溫低于38.5℃,可以采取物理降溫,可以選擇溫水擦浴,如擦拭腋窩、腘窩、腹股溝等容易產熱的部位。如果高于38.5℃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注意藥物劑量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不能私自用藥,避免因劑量不當造成不良后果。寶寶在發熱期間要注意補充水分,適當增減衣物,不要著涼。家長要時刻注意寶寶的基本情況,一定要規律的測量體溫,不能間隔時間過長,一旦發現寶寶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找專業醫師咨詢,避免延誤病情。01:28
-
小兒發燒溫度范圍通過測量后,凡是超過正常范圍的0.5攝氏度以上時就成為發熱,正常的體溫在肛門處是36.5到37.5之間,口腔是36.2到37.3之間,在腋窩是35.9到37.2之間,如果上升0.5以上,但是不超過38度,就稱為低熱,超過39度稱為高熱。小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新陳代謝較旺盛,體溫較成年人的要稍高一些,一天中的體溫也有波動的,安靜時體溫較低,活動時體溫較高,清晨二到六點時的體溫最低,下午二到八點體溫最高,但波動幅度為0.6度左右。語音時長 1:09”
-
什么溫度叫發燒超過了正常體溫就叫做發燒的現象,但是在不同的部位測量體溫,對于發燒的溫度定義的也是不一樣的。比較常用的是在腋窩測量體溫,正常的腋窩溫度是在36℃到37℃之間,如果超過了37℃就叫做發燒的現象。這個時候體溫如果在37℃到38℃之間,是低燒的現象,大于39℃屬于高燒的現象。一旦出現了高燒,必須使用退熱的藥物幫助退燒,以免發生高熱驚厥的現象,比較常用的是布洛芬混懸液,或者是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再來也可以在肛門測量體溫,要比其他部位測量的體溫稍高一些,正常的溫度是在36.5℃到37.7℃之間,超過了37.7℃就算是發燒的現象了。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的檢查和治療措施應該去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語音時長 01:11”
-
小兒什么溫度算是發燒測量體溫可以通過口腔、腋窩溫度、直腸溫度測試,腋窩測溫可分為低燒,中度發燒,高燒,超高燒。如果腋下體溫大約在37度或38度之間,視為低燒。體溫在38度或39度左右,稱為中度發燒。體溫達到39度至41度,為高燒。體溫在41℃以上,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高燒。
-
小兒發燒溫度范圍是多少發熱的溫度范圍,根據發熱程度不同,可以區分為:正常體溫是36度到37度之間;低熱范圍是37.3度到38度;中度發熱是38.1到39度;高熱是39.1度到41度之間;超過41度,是超高熱。出現發熱以后,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血常規,明確發熱原因,及時治療。
-
什么溫度叫發燒超過了正常體溫就叫做發燒的現象,但是在不同的部位測量體溫,對于發燒的溫度定義的也是不一樣的。比較常用的是在腋窩測量體溫,正常的腋窩溫度是在36℃到37℃之間,如果超過了37℃就叫做發燒的現象。這個時候體溫如果在37℃到38℃之間,是低燒的現象,大于39℃屬于高燒的現象。一旦出現了高燒,必須使用退熱的
-
額頭溫度和腋下溫度哪個準額頭溫度和腋下溫度相比,一般腋下溫度準。額頭溫度和腋下溫度在測量時的正常值基本相同,通常都是在36~37℃之間,額頭溫度在測量時一般需要選擇額溫槍,而腋下溫度在測量時多采用水銀體溫計,但是額頭部位長時間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可能會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導致溫度升高或者下降,出現測量結果不準確的情況,而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