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怎么辦
病情描述:
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室擴張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臟病。應預防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慢阻肺怎么辦慢阻肺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它的發病率很高,據數字統計,咱們中國有9900萬的慢阻肺病人,所以說它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慢阻肺一旦得了,它的帽子是摘不掉的,也就是一個不可逆的氣流受限。所以得了慢阻肺,一方面我們不要恐懼,我們有治療的藥物,另一方面要明白,治療是長期的、終身的。首先,慢阻肺好多病人,是由于長期慢性吸煙引起來的,所以要做的是馬上戒煙。第二,慢阻肺病人需要到醫院,做一個肺功能來明確診斷,來明確您的慢阻肺的程度,肺功能的分級,以便大夫給您一個正確的治療方案。第三,慢阻肺的藥物治療現在越來越多,包括支氣管擴張劑,有短效的、長效的。還有,有的哮喘慢阻肺病人需要長期的激素治療,激素治療有一定的適應證,需要大夫給您一個正確的治療方案。01:38
-
慢阻肺呼吸功能鍛煉每天有計劃的進行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氣功等,以不感到疲勞為宜,可以視為適當的慢阻肺的呼吸功能鍛煉,可以避免過勞引起的呼吸困難,緩解其加強呼吸運動的鍛煉,如腹式呼吸鍛煉。其方法就是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呼氣時口唇縮攏,呈魚口狀,用手按住腹部使氣呼進,采用深而慢的呼吸頻率八到十次每分,每日進行數次鍛煉,每次十到二十分鐘,長期堅持下去,一般兩三個月可使通氣功能改善,以上就是慢阻肺的呼吸功能鍛煉,為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功能鍛煉。01:25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隨著病情的進展,晚期可出現肺動脈高壓,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和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分為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一型呼吸衰竭是指動脈血氧分壓低于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壓正常或偏低,臨床以吸氧和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為主。二型呼吸衰竭在一型呼吸衰竭基礎上,出現了二氧化碳分壓高于60毫米汞柱,臨床上可首選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無創呼吸機無效的情況下可考慮有創呼吸機的治療。除使用吸氧和呼吸機治療外,同時還需要使用抗感染,祛痰平喘等相關的藥物,要根據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語音時長 01:03”
-
慢阻肺呼吸衰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也是老年人常見病,嚴重危害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合并冠心病左心衰竭時病情危重,病死率較高。慢阻肺患者常見臨床表現有氣短,憋悶,心悸,肺底部濕羅音等,不易與冠心病左心衰鑒別,常造成漏診,臨床治療效果不滿意,慢阻肺合并冠心病左心衰誘因多為呼吸系統感染,低氧高碳酸血癥,入夜量過多勞累,用力排便等,病情復雜嚴重,并且慢阻肺會掩蓋或加重冠心病左心衰的癥狀和體征,和產生與冠心病左心衰類似的癥狀,臨床上常易造成誤診和漏診。在患者咳嗽喘息癥狀明顯時,而氣喘及呼吸困難是冠心病左心衰常見的癥狀,也是慢阻肺的標志性癥狀,呼吸科醫生對慢阻肺合并冠心病左心衰認識不足,只注重了肺部病變,忽略了對疾病的全面觀察分析情況更易漏診,當慢阻肺合并以下情況時,要考慮左心衰:一、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此為左心衰的典型臨床表現。二、難以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解釋的濕性羅音。三、x線比增大和肺水腫表現。四、輸液過快過多導致的呼吸困難等。語音時長 2:11”
-
慢阻肺多久會呼吸衰竭病情分析: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多久會呼吸衰竭難以明確的估計,因為慢阻肺的患者一般病程比較長。有些患者患有慢阻肺20~30年有可能會出現桶狀胸,有可能會出現胸悶,氣短,在感染等誘發因素下,有可能會出現呼吸衰竭。意見建議: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出現呼吸衰竭,應當科學規范的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另外必要時可以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
慢阻肺1型呼吸衰竭能活多久慢阻肺一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存活時間需要根據慢阻肺的嚴重程度來判斷,如果患者慢阻肺持續時間比較長,低氧血癥比較嚴重,血氧飽和度持續在88%以下。反復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治療,脫機后無法自行代償,這種情況患者存活時間多在數天到數周左右。
-
慢阻肺怎么辦慢阻肺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的特點主要是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慢阻肺的癥狀經常是氣流受限呈進行性加重。患者通常先去咳嗽咳痰,然后出現這個氣流受限,最后慢慢發展成為慢阻肺。慢阻肺可由多種原因造成,目前公認的是吸煙。吸煙產生的多種有害物質可以誘發慢阻肺。另外,慢阻肺的死亡率較高。
-
慢阻肺怎樣呼吸慢阻肺患者一般采取縮唇呼吸鍛煉患者的肺功能,用鼻子吸氣,然后用嘴巴緩慢的呼氣,每次呼吸頻率要稍微慢一點,不要太急,使體內的二氧化碳盡量排出,盡量用腹肌、膈肌進行呼吸。常到外面吸收新鮮的空氣,不要抽煙,也要避免二手煙的危害。不要暴露于粉塵的環境,如果在粉塵比較多的環境下最好佩戴口罩。同時要加強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