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子宮黏膜下肌瘤是什么
病情描述:
子宮黏膜下肌瘤是什么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子宮黏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宮腔內生長的子宮肌瘤,在宮腔內占位,影響經血的排出,引起子宮異常收縮,會發生痛經并伴有月經量多,以及周期紊亂,最常見的婦科腫瘤之一。
意見建議:
患有子宮黏膜下肌瘤會出現白帶增多,不孕,繼發性貧血,月經改變等癥狀??梢圆扇”J刂委煟中g治療和微創治療。
為你推薦
-
什么是黏膜下肌瘤宮腔鏡手術子宮肌瘤根據肌瘤的生長部位,可以分為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以及黏膜下肌瘤。而黏膜下肌瘤是指主要生長在子宮腔內的平滑肌瘤。在沒有宮腔鏡電切術之前,我們傳統上只有切開子宮,取出肌瘤,才能治愈。目前宮腔鏡在婦科疾病治療中應用比較廣泛,而黏膜下子宮肌瘤絕大多數是可以在宮腔鏡下給予切除的。這種手術方式具有出血少、恢復快的優勢,大大減輕了對子宮的創傷。01:01
-
黏膜下子宮肌瘤的危害黏膜下子宮肌瘤它的主要的危害,是容易引起月經量增多,月經時間長的危害,這也是子宮肌瘤手術的主要的指征。大部分病人就是因為月經量多,月經時間長,久而久之病人就會繼發貧血,引起頭暈、不舒服。因為月經的周期,正常的人就是28天一次,她如果出現時間長,可能就超過7天,量又比較多,所以說她月經干凈以后,自身可能會補血,通過一些治療會上來。但是她因為比較頻發,不到20天又來月經了,所以說又會導致月經量增加,久而久之導致貧血,主要的危害就是貧血。有的病人比較嚴重的貧血,甚至血色素在6克以下,那就更對身體有危害,對生命有危險了。因為黏膜下子宮肌瘤,容易引起貧血,或者說引起經期延長,所以它久而久之,也會引起白帶增多,那么可能激發盆腔感染,這個也是它的一個危害。01:44
-
子宮黏膜下肌瘤是什么子宮黏膜下肌瘤一般是指子宮肌瘤長在黏膜下這個位置,這樣的子宮肌瘤無論大小對月經都有影響,一般有黏膜下的肌瘤會引發月經周期比較短。正常情況下,女性月經是28天到30天來1次,醫學上規定提前錯后在一周之內都屬于正常。一般有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會出現20多天就來1次月經的情況,并且來月經時量比較大,經量比較多。長期這樣會引發貧血,并且經期一般7天之內屬于正常,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會出現經期長達8、9天,甚至有不規則出血。這個時候無論大小一般是需要手術來進行治療的。再有子宮肌瘤如果長在漿膜下,稱為漿膜下肌瘤,長在肌壁間一般稱之為肌壁間肌瘤。所以黏膜下肌瘤它是指描述子宮肌瘤長的位置。語音時長 01:14”
-
什么是子宮黏膜下肌瘤黏膜下子宮肌瘤占子宮肌瘤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肌瘤向宮腔方向生長,突于宮腔,表面僅為宮內膜覆蓋。黏膜下子宮肌瘤易形成蒂,在宮腔內生長猶如異物,常引起子宮收縮。肌瘤可被擠出宮頸外口而突入陰道,黏膜下子宮肌瘤可表現為經期延長,非經期的出血。如果合并感染時可表現為白帶增多,如有潰爛,壞死,出血,可有血性或膿性,伴有惡臭的陰道流液,所以黏膜下子宮肌瘤,一旦發現,建議積極的手術治療。語音時長 01:15”
-
什么是子宮黏膜下肌瘤病情分析:子宮肌瘤的一種類型。子宮有三層組織結構,表面是漿膜層,中間是基層,最里面是黏膜層,子宮黏膜下肌瘤是指子宮肌瘤生長的位置在子宮黏膜下層,這屬于子宮肌瘤的一種類型。意見建議:建議要及時去醫院完善相關檢查,確診后要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如果肌瘤不斷增大超過5厘米,要及時進行手術切除。日常生活中要適當注意休息,不可以劇烈運動。
-
子宮黏膜下肌瘤嚴重嗎病情分析:黏膜下子宮肌瘤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子宮肌瘤。一般來說,如果是患有黏膜下子宮肌瘤,病情往往是比較嚴重的。大多可以導致不規則陰道流血或者是月經的異常。如月經量增多,月經中有大量血塊等。意見建議:建議女性如果是患有黏膜下子宮肌瘤,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臨床癥狀比較明顯的情況下。必要的時候積極選擇手術來進行治療,大多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
子宮黏膜下肌瘤是什么子宮黏膜下肌瘤一般是指子宮肌瘤長在黏膜下這個位置,這樣的子宮肌瘤無論大小對月經都有影響,一般有黏膜下的肌瘤會引發月經周期比較短。正常情況下,女性月經是28天到30天來1次,醫學上規定提前錯后在一周之內都屬于正常。一般有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會出現20多天就來1次月經的情況,并且來月經時量比較大,經量比較
-
子宮黏膜下肌瘤怎么查子宮黏膜下肌瘤是婦科常見良性腫瘤,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宮腔鏡檢查及病理學檢查來確診。影像學檢查是初步判斷子宮黏膜下肌瘤的重要手段。其中,超聲檢查因其無創、便捷、準確性高而成為首選。通過超聲,醫生可以觀察到肌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與子宮肌層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