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營養不良怎么恢復快
病情描述:
營養不良怎么恢復快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如果是缺乏維生素引起,可服用藥物治療,服用多維元素片、復合維生素片、多維元素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飲食也要注意補充蛋白質,注意均衡飲食,以補充各種維生素為主,建議平時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可以吃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肉蛋禽類。最好到醫院檢查看有沒有貧血,積極進行治療。
意見建議:
建議要適當補充所需要的的營養物質,適當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同時應該忌食辣椒,生姜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保持飲食規律,三餐規律定時定量,細嚼慢咽。
為你推薦
-
低血糖是營養不良嗎低血糖不是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是長期攝入營養不夠造成身體的瘦弱等疾病。低血糖是血液中的糖含量不足造成身體的供氧不足,如果不及時治療,短時間內可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傷,嚴重會導致低血糖性休克,甚至死亡。一般降糖藥、胰島素、過度饑餓等都是導致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當然營養不良的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幾率會更大。如果只是輕度的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幾粒糖果、幾塊餅干,或喝半杯糖水,可以達到迅速糾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幾分鐘后低血糖癥狀就會消失;發生嚴重低血糖的患者不要給其喂食物,應立即送往醫院。立即測血糖,并靜脈注射50%葡萄糖20毫克。01:40
-
營養不良性脫發是什么愛美的男士和女士,特別是在減肥之后,長時間地不吃主食,體重下降比較快的情況下,很多人會出現脫發,這就屬于營養不良性脫發。這個時候我們建議要合理地飲食,特別是谷類食品不能太少,比如說面粉、米飯,盡量每天主食不要少于半斤,同時盡量多吃一些粗糧。粗糧對于減重后的這種脫發,是有很好的幫助的。所以我們減肥的方式要合理,不能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這樣是一種不健康的減肥方式。01:22
-
甲營養不良怎么恢復快甲營養不良的病癥表現在外在常常會給美觀造成影響,但是歸根結底甲營養不良還是由于身體內部的營養種類和所需的營養所缺乏造成的。一,首先要做去除甲營養不良的病因,并且積極的防治原發病適時地矯治各種先天疾病,及改進喂養的方法等。二,補充營養應在原有基礎上,逐漸增加食物的質量和品種,操之過急反而導致相反后果,蛋白質可以多攝取一些。三,涂指甲油的時候應在指甲或者是甲半月邊緣留一條同指甲油隔開的間隙,涂指甲油不可以過頻一般一周涂1-2次就可以。語音時長 1:34”
-
營養不良怎么調理營養不良的調理,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從飲食結構來調整,第二運動。第一、飲食結構的調整,首先要按時按量的吃飯,早中晚上所占的全天能量比是分別是30%,中午是40%,晚上也是30%。第1類,從食物的種類來說,分量最足的是谷薯的食物,谷薯類的包括谷類,大米,面包,面食都屬于谷類,這類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以提供非常多的能量,是能量的主要來源。第2類,蔬菜水果類,蔬菜建議每天吃到300至500克,水果吃到200至350克,水果每天一個蘋果,一個橙子,這樣的分量就足夠。第3類,是禽肉,水產和奶蛋類,禽類我們一般是指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這類給我們的人體蛋白含營養價值非常高,雞蛋我們是建議蛋黃和蛋白同時吃下去,每天一個雞蛋,奶制品,我們建議是牛奶250毫升外加1小杯的酸奶,還有一類是大豆和堅果類,我們建議是吃25至35克。每天食用油的量是25至30克,鹽小于六克,水我們建議是1500至1700毫升。第二方面、運動方面,運動建議每天活動至少600步,當然,如果爬樓騎車單都是可以,最好是一周兩次有氧鍛煉,每次半個小時,這樣的效果是最好。語音時長 02:39”
-
營養不良怎么調理多吃蔬菜、水果、肉類、蛋類、牛奶,葷素搭配,食物要多樣化,不要吃太多的零食,如果有脾胃虛弱的情況看中醫調理一下,口服葡萄糖酸鈣口服液,多吃含鈣的食物,小兒營養不良一般多見于飲食不好,偏食,或者零食吃得過多引起的營養不良,可以調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葷素搭配,少吃零食。
-
營養不良吃什么補的快多吃一些優質蛋白質和鈣質含量多的食物為主如:魚類、瘦肉、豆類、蛋類、奶制品、豆制品等,這類的食物中會有很豐富的營養物質,對營養不良的孩子來說會有很多的好處,是可以每天都吃一些的,平時還需要注意避免出現挑食、偏食的情況。
-
甲營養不良怎么恢復快甲營養不良的病癥表現在外在常常會給美觀造成影響,但是歸根結底甲營養不良還是由于身體內部的營養種類和所需的營養所缺乏造成的。一,首先要做去除甲營養不良的病因,并且積極的防治原發病適時地矯治各種先天疾病,及改進喂養的方法等。二,補充營養應在原有基礎上,逐漸增加食物的質量和品種,操之過急反而導致相反后果,
-
長期營養不良如何恢復長期營養不良,生活中通過平衡膳食、補充缺乏的營養元素為主,必要時服用藥物治療。長期營養不良可以根據營養素種類分型,分為干瘦型和單純饑餓型、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型、混合型。1,干瘦型和單純饑餓型,長期執量攝入不足,患者以消瘦為主要臨床表現。該型多見于嬰幼兒,由于母乳不足、輔食添加不當引起。家長應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