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跟骨骨折康復訓練技巧有哪些
病情描述:
跟骨骨折康復訓練技巧有哪些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1.術后第1天,患者術后不給予石膏外固定,抬高患肢,行腓腸肌、脛骨前肌等長收縮練習。
2.術后第2天,進行踝關節屈伸活動,每天活動80~100次,共分2階段完成,上、下午各訓練一階段。踝關節屈伸以主動鍛煉為主,被動鍛煉為輔。鍛煉時勿用力過大,以防發生運動損傷。由于術后早期(術后24小時至傷口拆線)為傷口局部炎性反應最明顯時期,為減輕傷口紅腫、滲出,可同時給予局部傷口紫外線照射治療,使用一級紅斑量(2~3MED)照射,治療頻率為隔日1次,照射前解開包扎紗布顯露傷口,照射完畢后常規消毒換藥。
3.術后第3天,開始在CPM機上進行踝關節持續被動屈伸功能訓練。首先從無痛或微痛角度開始,運動范圍根據患者對疼痛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活動范圍在一25°~0°(0°為中立位,背伸為正值,跖屈為負值)之間。整個被動運動過程緩慢進行,每天訓練l次,每次訓練1小時;當CPM訓練結束后,囑患者將患肢平放于床上,將患足稍墊高,并即刻冰敷踝關節20~30分鐘。上述CPM治療共持續3~4天。
4.術后第5~6天起,患者CPM活動范圍每天增加l°,每天活動2次,每次1小時,共持續3周;術后2周患者拆線時,其踝關節屈曲范圍一般能達到一35°~5°。在患肢無明顯腫脹情況下,對患者施行輕柔、緩慢踝部按摩,防止躁關節軟組織粘連,同時進行足部抗阻力訓練以增強踝關節各肌群肌力。
5.術后1周開始,患者拄雙拐進行部分負重下地行走訓練,每天2~3次,每次30分鐘。
6.術后6周,棄拐,患者在姿勢鏡前進行平衡功能訓練,待患者能自行保持平衡后鼓勵其正常行走。患者在行走訓練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負荷主動運動——部分抗阻力練習——完全負重主動活動練習過渡原則,同時還穿插進行屈髖、屈膝、踢腿、上下樓梯等訓練。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髕骨骨折康復訓練髕骨骨折是我們膝蓋涉及到髕骨的一個常見的骨折,那么骨折之后,由于髕骨的兩端有比較重要的肌肉和韌帶的附著,因此它的局部應力非常大,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情況會較多。那么手術治療之后,髕骨的穩定性得到了恢復,那么如何進行髕骨的康復鍛煉,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說,髕骨骨折之后得到了有效的固定,早期會進行石膏的輔助的制動。石膏拆除之后就進入到髕骨的康復期,我們需要進行膝關節的有效的屈伸鍛煉,以及髕骨的兩側的擺動鍛煉,或者推動鍛煉,來避免髕骨周圍的粘連和再次的損傷。而這些治療,需要在專科的運動損傷科的一些康復師和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處理。得到了相應的處理的患者骨折愈合后,他的膝關節髕骨的活動度,以及髕骨的活動軌跡較為良好,術后的恢復也較為好,獲得滿意的恢復的情況。01:38
-
手腕橈骨骨折康復訓練手腕骨折一般的是,橈骨遠端的骨折,常見的就是克雷氏骨折,那么這個一定要把病人的掌傾角、尺偏角,給復位牽引,復位以后,能夠接近于正常,或者達到正常的這種掌傾或者尺偏角,那么對于將來病人的腕關節的功能是有利的。功能鍛煉一般我們在,骨折四周以后,也就是說解除固定了以后,就開始了。那么我們在中藥的泡洗,理療等等的協助下,逐漸地進行腕關節的背伸,或屈曲活動;橈偏、尺偏這種活動,一定要在骨折部位,沒有什么深壓痛了,腫脹完全消失,再進行持有重物的這種活動,比如說端鍋、提重物,這種情況再做。如果你局部腫脹還比較明顯,局部還有深的壓痛,使勁壓還有疼痛,最好不要做這個提重物、端重物這樣的動作。01:53
-
跟骨骨折康復訓練技巧根骨是負重骨,骨折以后病人需要臥床休息兩個月才可以下地活動。臥床期間如果不行肢體的鍛煉,很容易導致下肢肌肉的廢用性萎縮,所以說臥床期間主要行下肢肌肉的等長收縮鍛煉以及肢體抬高的功能鍛煉,并且要主動及被動活動膝關節,以防止膝關節出現粘連,軟縮的情況。再就是下床活動時首先要行踝關節的屈伸活動,因為長時間的不下地活動或者跟骨骨折保守治療,石膏托外固定以后很容易導致踝關節周圍的韌帶關節囊出現粘連軟縮的情況。所以說下地活動時首先要加強踝關節的屈伸活動,當踝關節屈伸活動達到一定角度以后,下地時可以拄拐或者扶著東西逐漸的行下肢蹲起的活動,并且蹲起以跟骨疼痛較重為例,如果說疼痛明顯,一定要減輕蹲起的量,如果說疼痛能夠耐受就可以逐漸的行蹲起活動。語音時長 1:49”
-
跟骨骨折康復訓練跟骨骨折康復訓練,在拆除石膏外固定或者是進行手術切口基本恢復以后,要盡早的進行踝關節屈伸活動,包括向上勾腳尖,向下壓腳尖,可以來回活動,不限次數,盡量減少踝關節的粘連,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消腫,也有利于骨折恢復。另外,患者可以采用坐姿,采取膝關節屈90度,雙足著地,可以踩圓柱形物體來回滾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給骨折部位適當的增加壓力,促進愈合,同時也能夠鍛煉踝關節功能。最后可以嘗試下地行走,對足跟部位逐漸增加壓力,鍛煉骨折部位的負重能力。語音時長 01:12”
-
骨踝骨折怎樣康復訓練踝關節骨折康復訓練非常重要,如果石膏固定保守治療,一個月后拆除石膏,就需要加強大腿收縮,膝關節屈伸,踝關節背伸的功能鍛煉,幫助肢體消腫,減少肢體粘連。如果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術后創面愈合,就需要加強踝關節屈伸功能鍛煉,避免關節粘連。
-
脛骨平臺骨折康復訓練有哪些脛骨平臺骨折之后,如果恢復得比較好,可以拿掉石膏,逐漸的進行肢體的康復功能鍛煉,需要在拐杖的輔助下逐漸進行站立行走,逐漸的增加行走的時間以及負重的力量。可以使用活血的中藥進行熱敷燙洗,然后進行膝關節的屈伸功能鍛煉。
-
距骨跟骨骨折康復訓練要多久距骨跟骨骨折康復訓練一般要3~4個月,恢復期間還需要嚴格加強飲食護理。距骨跟骨骨折主要與外傷因素有關,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生理功能,表現為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等現象,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手法復位、骨牽引或皮牽引等方法處理,病情嚴重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內固定手術或外固定手術治療。在局部骨折部位基本愈合
-
骨折如何康復訓練骨折可以通過肌肉訓練、抗阻力訓練來進行康復訓練。1、肌肉訓練:在骨折初期由于骨折端沒有完全愈合,穩定性不夠,需要以肌肉訓練為主,做肌肉訓練能夠使肌肉收縮舒張,促進身體內的血液循環,對于減輕疼痛,腫脹癥狀也有一定的作用,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防止肌肉粘連、萎縮,對于上肢骨折的患者可以靠握力器、臂力器來進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