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問肝內鈣化灶12乘于7mm是多少厘米
病情描述:
請問肝內鈣化灶12乘于7mm是多少厘米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肝臟的鈣化灶的話這個是屬于良性的病變的,這個是沒有什么關系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什么是肝內鈣化灶肝內鈣化灶可能是肝內的膽管壁的鈣化,往往跟炎癥有關系,還可能是小的結石。一般做B超或者做CT影像學上可能會看到肝內有鈣化灶,CT上表現高密度影,B超上表現為高回聲。肝內鈣化灶可能就是肝內的膽管壁的鈣化,往往跟炎癥有關系,是最常見的一種可能,還可能是小的結石。臨床上通過B超或者CT很難詳細的區分到底是小的結石還是鈣化灶,但是不論肝內的鈣化灶還是肝內末梢小的結石往往不會引起任何癥狀,一般都是在體檢做B超或者做CT的時候偶然發現的,一般臨床上沒有特殊的藥物干預。對于上述情況醫生提倡定期復查,每年做B超或做CT觀察鈣化灶的變化,如果逐漸增大,甚至壓迫膽管造成炎癥考慮去干預,否則只要定期復查就行,不需要任何的醫療干預。01:55
-
什么是肝內鈣化灶肝內鈣化灶,也是一種良性的疾病。所謂的鈣化灶就是一種超聲下的描述,就是超聲下看到的樣子,就像墻皮上的白石灰硬了之后的樣子,所以就把它稱為鈣化。它其實就是肝臟在一個局部的小損傷之后,產生的一個比較致密的疤痕,所以說它是一個良性的。就相當于我們皮膚上某一個地方給損傷了,或者說破了,然后先是流了血,后來結了疤,而這個疤永久的不消失。這時候如果把這個疤在超聲下照一照的話,它也是一個鈣化灶。所以肝內鈣化灶,就是一個肝臟上的一個致密的永遠存在的疤痕。它是一個良性的,它不會造成任何的危及生命的一些事件,所以我們也不需要治療它。01:25
-
肝內鈣化灶肝內鈣化灶基本上都是體檢的時候無意間發現比較多,因為肝內鈣化灶沒有自覺癥狀。肝內鈣化灶是在B型超聲或CT圖像上顯現的肝臟內出現類似結石一樣的強回聲或高密度影像,一般為單個鈣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很少同時出現左右肝鈣化灶。肝內鈣化灶強回聲病變可出現肝實質任何部位,孤立的可伴有聲影與肝內膽管走行不一致,無肝內膽管擴張,其周邊的肝組織正常,肝實質無其它病變,多發生于肝右葉,定期復查及隨訪無明顯變化。形成肝內鈣化灶的病變很多,包括肝內膽管結石是最常見的因素,肝內慢性炎癥或創傷、寄生蟲感染,肝臟良惡性腫瘤和肝內轉移瘤鈣化,普通的鈣化灶常無需任何處理。語音時長 01:30”
-
什么是肝內鈣化灶在b超會發現一些類結石樣的強回聲,ct檢查的時候會發現肝內高密度影,此為肝內鈣化灶。通常肝內鈣化灶容易跟肝內膽管結石相混淆,很多人認為肝內膽管結石很可能只是肝內鈣化灶,雖然肝內鈣化灶跟肝內膽管結石都有相似的強回聲以及高密度影,但肝內鈣化灶不會引起肝膽管的擴張。形成肝內鈣化灶的病因很多,常見的即為肝內膽管結石,肝內慢性炎癥,創傷,寄生蟲感染,良性腫瘤,肝轉移瘤的鈣化,這些都可以引起肝內鈣化灶。肝內鈣化灶通常是肝實質的細胞,炎癥后形成的瘢痕,也就是肝內膽管壁部分鈣化的結果。肝內鈣化灶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也不會引起疼痛,對機體沒有明顯的傷害,不需要特殊的治療,當出現肝內鈣化灶的時候,說明原發疾病基本上已經治愈。語音時長 1:41”
-
肝內鈣化灶怎么治肝內鈣化灶可能是由于寄生蟲在肝內死亡以后被身體當作異物,包裹后鈣沉積形成的,一般可以不用治療,如果鈣化比較大,而且影響到肝功能的話是需要進行治療的。其次要用手術的方法,鈣化灶大多是由于炎癥結核等引起的,也可能是肝內鈣化灶,以及肝組織局部壞死的纖維化瘢痕,一般不需要治療。鈣化灶本身沒有傳染性,但導致產生鈣化灶的原發病有傳染性,是需要治療的。
-
肝內鈣化灶是乙肝嗎病情分析:肝內鈣化灶不是乙肝。引起肝內鈣化灶的病因有很多,如肝內膽管結石,肝臟的慢性炎癥或創傷,寄生蟲感染,先天發育形成等等。意見建議:乙肝患者需要進行治療,需要到感染科去就診的,另外乙肝患者還需要定期的檢查肝功能,乙肝DNA,肝臟B超,甲胎蛋白等相關指標,需要注意評估抗病毒療效,以及注意警惕出現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等風險。
-
肺結節11×7mm是多少厘米肺結節11×7mm是1.1×0.7厘米。肺結節1.1×0.7厘米如果是良性的,一般經過積極的治療能夠將疾病治愈,如果是感染導致的肺結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諾氟沙星膠囊、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如果是肺結核導致的肺結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異煙肼片、利福平膠囊等藥物治療。如果肺結節1.1×0.7厘
-
子宮息肉12mm乘7mm嚴重嗎子宮息肉12mm乘7mm通常屬于較為嚴重的情況,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子宮息肉是指生長于子宮或子宮內膜的腫物,主要是由于子宮內膜、腺體間質和血管組成,為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正常情況下子宮息肉小于10mm在自身沒有不適癥狀的情況下,并不屬于嚴重情況,對子宮息肉的良惡性進行判斷后定期配合醫生進行隨訪
患者追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