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肺癌患者如何隨訪
病情描述:
肺癌患者如何隨訪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肺癌患者應當按照以下方法隨訪,例如隨訪時可詢問患者術后休養期間是否出現胸痛,咳血,咳痰,胸悶,骨骼疼痛,腹部疼痛等癥狀。另外,做頸部淋巴結和鎖骨上觸診,進一步完善CT核磁共振檢查,了解肺癌的復發情況。要叮囑患者在術后一個月內進行全面檢查,三個月后做一次檢查,兩年內如果沒有復發應當每隔半年做一次全面檢查。
意見建議:
肺癌是常見病如果復發,需要積極化療靶向殺滅癌細胞。然后積極放療縮小癌腫體積,必要時可以將有病灶的肺葉切除。
為你推薦
-
為什么肺癌患者術后的隨訪非常重要外科醫生,通常會跟患者強調術后隨訪,這是因為即便是一期病人,也就是我們說的最早期的肺癌,術后也有一定的復發率,他大概在,他的五年生存率是80%,也就意味著,20%的病人還會有復發或者轉移。二期病人就更不用說了,大概是40%到50%的五年生存率,三期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因此,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患者,術后會出現復發或者轉移。因此手術后,一定要重視隨訪,術后兩年之內每半年隨訪一次,兩年之后一年隨訪一次就可以了,到了五年就不用,通常情況下,不用再隨訪了。01:04
-
疑似肺癌患者該如何確診?有關肺癌診斷的問題,肺癌的診斷實際上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最主要的診斷分為兩種,一種影像學的診斷,一種是病理學的診斷,因為首先是要做影像學的診斷,所謂影像學的診斷就是需要照相,影像學的資料能夠確認了患者的體內,尤其是肺內有腫瘤的存在,所以說這種影像學的診斷對于肺癌的早期的篩查和確診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常用的現在對于肺癌的影像學檢查的方法就是胸部的CT,這個CT可以做平掃CT,也可以做增強CT,此外做完CT以后如果能夠確認肺內確實是有腫塊存在的話,就需要做病理學的檢查。01:04
-
肺癌患者如何隨訪肺癌患者隨訪,應該指導患者飲食上應該加強營養,進食一些優質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牛肉,瘦肉,魚肉等,提高身體的抵抗能力。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如果出現咳嗽、胸悶、氣喘、呼吸困難時,應該及時的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消炎藥物,加強對癥支持處理。有些肺癌患者化療之后,要定期的復查血細胞分析,肝功能腎功能,肺部CT等檢查,根據化療的療程,進行下一個療程的化療,及時來醫院進行就診。語音時長 01:09”
-
肺癌患者術后如何隨訪肺癌術后隨訪的時候,要詢問患者肺癌手術之后有沒有一些不舒服的臨床表現,比如呼吸是不是正常,有沒有咳嗽,咯血,胸痛的現象,有沒有聲音嘶啞,有沒有一些骨痛,頭痛,或者是肢體活動方面有沒有出現一些異常。另外要仔細地給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尤其要做一下頸部,鎖骨上和腋下淋巴結的觸診,另外還要檢查一下四肢的肌力。另外一定要做一下胸部CT的檢查,一般做完手術之后第1個月要去醫院做一下全面的體檢。再來要3個月檢查1次,如果2年之后沒有復發的情況,身體的狀況如果比較好,可以改為每半年復查1次,也是比較合適的,5年之后可以改為1年復查1次。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的檢查和治療措施應該去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語音時長 01:08”
-
肺癌患者術后如何隨訪病情分析:一般主張2年內每3月復查一次,2年至5年內每半年復查一次,5年后每1年復查一次。包括隨訪病史,胸部CT,體檢,血液學檢查。意見建議:肺切除術后可能出現肺功能減退,慢性疼痛等,因此患者在術后應定期接受相關專科醫生針對治療并發癥的隨訪,隨訪過程中如出現惡化征象,應立即就診。
-
肺癌患者治療后隨訪內容有哪些病情分析:肺癌患者治療以后隨訪的內容主要有胸部垂體腫瘤標志物,血常規,肝腎功能,心肺功能的檢測,主要觀察是否有新發的病灶和復發轉移現象。意見建議:肺癌患者治療結束以后,建議兩年之內3月復查一次,5年之內半年復查一次,5年以上,一年復查一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高脂肪高蛋白的攝入,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入,適當的體育鍛煉,保證良好的體重指數,能夠降低肺癌的發生概率。
-
高血壓患者隨訪表對于高血壓患者隨訪表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癥狀。有無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心悸、胸悶、四肢發麻等等這些癥狀。第二、患者的體征。包括血壓監測的情況、體重的情況、體質指數、心率,還有一些其它的伴隨的情況。第三、生活方式的指導。包括吸煙量、飲酒量、運動情況、攝入鹽的情況以及一些心理調整,
-
骨質疏松應如何隨訪骨質疏松的患者,在經過藥物首次治療或者改變治療之后每年或者效果穩定之后的每1~2年進行骨密度的檢測,通過骨密度的檢測可以檢查治療效果。骨質疏松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吃一些含鈣量比較豐富的食物,例如牛奶,豆制品,蝦皮,芝麻,海帶等。同時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