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
病情描述:
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發燒和發熱屬于一種癥狀表現,發燒通常是老百姓對發熱的俗稱,所以發燒與發熱是沒有區別的。如果腋溫超過37攝氏度,就屬于發熱,需要退熱,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就需要使用退熱藥物以及物理降溫。
意見建議:
發熱是臨床上特別多見的一種疾病癥狀表現,引起發熱的疾病有很多種,如果患者出現了反復發熱不退的現象,還是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相關的輔助檢查進一步明確導致發熱的原因,從而根據病因選擇針對性的治療,緩解發熱的癥狀。
為你推薦
-
自汗和盜汗有什么區別自汗是指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或者是其他因素而經常出汗的現象。盜汗是指睡覺的時候不自覺汗出,醒后汗止的現象。自汗和盜汗屬于病理性出汗。自汗多因為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導致,屬于氣虛癥。盜汗主要是因為陰虛而致,陰虛內熱,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屬于陰虛癥。自汗可以吃些補氣的藥,如黃芪,防風,浮小麥等。中成藥可以服用黃芪精,中藥黃芪為補氣佳品,其含有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保肝、利尿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提高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其單方制劑黃芪精口服液,服用攜帶方便,利于吸收。可以補氣固表,用于氣虛自汗癥。盜汗可以吃些滋陰清熱的藥如知母、銀柴胡、生地、地骨皮、制鱉甲等。中成藥可以吃知柏地黃丸等。需要注意小兒、孕婦、高血壓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黃芪精。如需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52
-
腫瘤和囊腫有什么區別囊腫和腫瘤的具體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疾病的性質有所不同,囊腫屬于良性病變;而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第二、臨床表現以及癥狀有所不同,囊腫屬于瘤樣增生性疾病,腫物大小不等,切面囊性;而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其良性腫瘤通常表面光滑、切面灰白、實性、質韌,而惡性腫瘤表面粗糙、有糜爛或潰瘍、切面灰白、實性、囊性、質地較硬,其肉瘤切面質地較細膩,呈魚肉狀,可伴有出血、壞死等改變。三、臨床治療以及預后有所不同,囊腫屬良性病變,通過手術切除后,術后密切隨訪,定期復查即可;良性腫瘤經過手術切除后,預后較好,不影響患者生命,而惡性腫瘤根據其均勻的程度和臨床分期、是否有轉移等等情況,預后一般不同,并且除了手術切除治療以后,還需進行輔助性的放療,甚至免疫治療等等。因此,囊腫與腫瘤是有區別的,一定要明確病變性質,積極治療,以免延誤病情。02:18
-
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發燒和發熱是沒有什么區別的。發燒一般是我們通俗的講法,而發熱是臨床上專用的醫學術語。它們指的都是體溫升高,高于正常體溫的上限,指的是機體在各種致熱源的作用下,或者機體體溫調節中樞出現功能障礙時,導致患者的產熱增多,而散熱減少,或者散熱不能隨之相應的增多,從而導致患者體溫的升高,出現發熱。在臨床上,引起患者出現發熱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如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等等。語音時長 01:13”
-
發燒和發熱有什么區別?發燒和發熱沒有區別,這是同一個概念。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出現了發燒應該及時到醫院完善血細胞分析,胸片或者肺部CT,降鈣素原等檢查。目前這個時期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發時期,如果出現了發燒就應該及時到發熱門診進行檢查,必要時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排外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燒有可能是受涼感冒所導致的,主要加強對癥支持處理,多喝溫開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肺結核也會出現發燒,要積極的抗結核治療。語音時長 01:10”
-
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病情分析:發熱和發燒本質上沒有區別,發熱是醫學用語,發燒是常用語,人體的體溫一般在36攝氏度到37攝氏度之間。當體溫大于37.2攝氏度,我們稱為發熱或者發燒。意見建議:發熱或發燒時,我們建議多喝水,勤排尿,注意休息,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冰涼食物,避免勞累,情緒激動。可以給予物理方式降溫,若體溫大于等于38.5攝氏度,可以給予藥物退熱。
-
人體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病情分析:人體發熱和發燒是沒有區別的,都是疾病的同一癥狀。只是發燒的叫法比較通俗。都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機體產熱過多,而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的范圍。意見建議:機體若出現發熱,要結合患者的癥狀,及時的查明發熱的原因是感染性還是非感染性。要積極的對應治療。腋下體溫大于37.3度,屬于發熱。同時在部分情況下也會導致有體溫的增高,比如在熱的環境下,或者是情緒過于激動,過于勞累 劇烈運動后。都會使體溫有所升高,經休息后體溫會逐漸下降,這種情況是不需要處理的。
-
發熱發燒有什么區別發熱發燒沒有區別,是同一癥狀的兩種不同稱呼。發熱和發燒實際上是同一癥狀的兩種不同稱呼,在臨床上一般稱為發熱,大眾人體稱為發燒,發熱是指身體的體溫超出了正常范圍之內,正常人腋窩下正常體溫在36.0℃到37.0℃之間,如果腋窩下的體溫超過了37.0℃,就稱為發熱,也就是發燒,當患者的體溫沒有在正常范圍之
-
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發熱和發燒并無區別。發熱是臨床上常用的醫學術語,而發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口語。當口腔溫度大于37.3攝氏度時,我們就可診斷為發熱。發熱的患者,如果口腔溫度超過38.5攝氏度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使用退燒藥物進行治療,以免對我們的腦細胞造成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