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新型肺炎幾天出現癥狀
病情描述:
新型肺炎幾天出現癥狀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潛伏期,一般為2-4天,具體感染病毒幾天發病因人而異,癥狀也有所不同,多數患者會出現乏力、干咳、發熱。有的患者會出現胃腸道反應。
意見建議: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檢查,明確以后積極治療,新型肺炎關鍵在于預防,還有增強免疫力,平時要勤洗手,注意室內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為你推薦
-
怎么預防新型冠狀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預防主要是做好個人防護,切斷傳播途徑。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要預防呼吸道飛沫傳播,首先出門要佩戴口罩,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者是N95口罩,與周圍人保持一米以上的有效安全距離,要遠離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人群。要預防接觸傳播,要盡量少出門,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有可能來自疫區的人群,觸碰公共物品以后要及時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液清洗雙手,不要用污染的手去觸摸眼睛、鼻子、口唇等部位,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以及未經高溫處理的動物產品。還建議全程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來增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室內勤通風,規律作息,合理膳食,多飲水,勞逸結合,適當鍛煉等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力。02:02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初期癥狀有哪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初期癥狀主要包括發熱、干咳、乏力,還可以出現鼻塞、流鼻涕、腹瀉、咽喉疼痛、肌肉酸痛。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沒有好轉,就有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但是一定要注意這些臨床表現并沒有一定的特異性,也可以出現在其他的疾病當中。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會出現發燒、干咳的呼吸系統的典型癥狀,但個別的患者就診的時候并沒有呼吸道的典型癥狀,僅與疑診或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有一定的接觸。新近還出現消化系統癥狀,比如輕度的食欲減退、納差、惡心、嘔吐、腹瀉等,以及神經系統癥狀為首的,比如頭痛;或者是心血管系統癥狀為首發表現的,如心悸、胸悶等等;以及眼科癥狀為首要表現的,如結膜炎等。01:55
-
新型肺炎幾天出現癥狀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后患者一般在3-7天后會出現發病。出現發病的患者主要以發熱,干咳為最初的臨床表現,少數患者還有可能會伴隨有流鼻涕,鼻塞,肌肉酸痛,咽喉疼痛或者腹瀉等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在一周后有可能會出現癥狀突然加重,出現呼吸困難或者低氧血癥。嚴重者還有可能會出現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如有可能會出現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膿毒癥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有些患者會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需要及時的隔離,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規范的治療,需要應用抗病毒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如可以應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或者應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等藥物進行治療。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語音時長 01:43”
-
新型肺炎感染幾天出現癥狀感染了新型肺炎之后,在感染之后的1-14天,出現癥狀的可能性是比較大,大多數患者會在3-7天出現癥狀表現,在出現癥狀的之前的潛伏期內,雖然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是仍然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有可能這一部分患者會成為潛在的傳染源。目前新型冠狀肺炎的疫情是比較嚴重,為了減少傳染的出現,普通人員減少外出才是比較安全,在不得不外出的情況下,要注意佩戴口罩,可以使用一次性的醫用口罩,或者是n95口罩,防護的效果是比較好。再來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再來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而且不要接觸野生動物,尤其不能接觸有呼吸系統感染癥狀的患者。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的檢查和治療措施應該去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語音時長 01:09”
-
新型肺炎多久出現癥狀病情分析:有些患者接觸新型肺炎之后,就馬上會出現癥狀,有些可能要10天左右才會出現癥狀。如果患者半個月之內到過疫區,或者和新型肺炎的患者有密切接觸史,出現任何不適都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意見建議:新型肺炎患者潛伏期是1~14天,極個別患者甚至達到24天的時間,如果患者出現發熱干咳,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就應該及時到發熱門診,完善血細胞分析,肺部CT等檢查。
-
新型肺炎多久會有癥狀出現病情分析:新型肺炎多久會出現癥狀,沒有絕對的時間,有些患者感染了當天就會出現癥狀,也有些患者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2-4天左右才會出現癥狀,還有一些患者沒有任何癥狀,醫學上稱為無癥狀感染者。意見建議:患者確診后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隔離治療,比如選擇自行居家隔離治療,比如可以遵醫囑使用連花清瘟顆粒、布洛芬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
新型肺炎幾天出現癥狀新型肺炎指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一般在2-7天會出現癥狀。
-
新型肺炎幾天出現癥狀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出現癥狀的時間一般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3~7天,這段時間被稱作潛伏期,據臨床統計數據表明,少數患者的潛伏期可長達20天以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潛伏期的患者平時雖無癥狀,但仍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因此,我們應積極預防,避免到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