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門診中,我遇到了一位中年患者,他因近期出現的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和胃部灼熱感而前來就診。經過詳細的問診和體格檢查后,我建議他進行食管鏡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食管內有一個乳頭狀瘤。面對這一檢查結果,該患者顯得十分焦慮,他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食管乳頭狀瘤很常見嗎?能不能治好呢?
我特別理解這位患者的心情,那么食管乳頭狀瘤是什么疾病呢?到底常不常見呢?今天就在這里給大家揭秘謎團。
食管乳頭狀瘤并不常見,發病率相對較低,大約在0.01%至0.05%之間。食管乳頭狀瘤的發生與病毒感染、食管黏膜損傷等原因有關,這種疾病起病較為隱匿,而且臨床表現無特異性。食管乳頭狀瘤雖然多為良性腫瘤,但也有惡變的可能,所以患病后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患食管乳頭狀瘤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射頻消融、微波熱療等方法進行治療,也可以在內鏡下選擇黏膜剝離術治療。
在這里我想給這位患者分享幾點日常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1、局部冷敷:在做完手術的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咽喉腫脹、疼痛的癥狀,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塊,對咽喉部位進行冷敷,每天可以冷敷1~2次,時間可以控制在20分鐘左右,這樣能夠促進毛細血管收縮,對緩解疼痛感有幫助。
2、調整飲食:在患病期間禁止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喝一些小米粥、山藥粥等半流質食物,每餐的攝入量控制在250克左右,同時戒煙戒酒,對病情恢復有幫助。
面對疾病,我們不必過于恐慌或焦慮。只要我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并治療食管乳頭狀瘤,我們就能夠戰勝它,重獲健康。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及時發現并治療各種疾病,共同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