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影像的世界里,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詞匯——“致密灶”。這個名字,可能會讓很多人聽起來都感到未知和擔憂。上個月,我就遇到了一位42歲的男性患者,他因持續咳嗽、胸悶和胸痛等癥狀來到醫院就診。經過胸部CT檢查,我在他的肺部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致密灶”。面對這一陌生的術語,他心中充滿了恐慌和不安,擔心自己是否患上了癌癥。于是他問我,致密灶是否就是癌癥的代名詞呢?如果你也對此存有相同的疑惑,下面,我就帶領大家一起揭開致密灶的神秘面紗。
我告訴他,致密灶并不是癌癥的代名詞。致密灶是醫學影像檢查中常用的一個術語,它指的是在影像上呈現為密度較高的局部區域。這種高密度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包括但不限于炎癥、結核、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因此,當我們在影像檢查中看到致密灶時,并不能直接將其等同于癌癥。
對于這位患者的情況,我在發現肺部致密灶后,又通過穿刺活檢和組織病理學檢查,最終確定他患有的是肺結核而非肺癌。我給他開具了異煙肼片進行治療,如果對此藥物不耐受,也可以遵醫囑服用利福平膠囊、吡嗪酰胺膠囊等藥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癥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致密灶也逐漸縮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預防肺部疾病和保持健康:
1、適量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這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2、戒煙:對于吸煙者,戒煙是最直接有效的預防肺部疾病的方法。可以嘗試逐漸減少吸煙量,建議每天減少一到兩支煙,直到完全戒煙。
最后,我想強調的是,面對致密灶等醫學影像檢查結果時,我們不必過于恐慌和焦慮。及時就醫并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