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在坐診時,接診了一位28歲的女性患者,這位患者自述前一段時間不慎摔倒,導致小腿皮膚發生了擦傷,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傷口基本已經痊愈,但是疤痕部位卻呈現出了明顯的紫色,這種現象讓她感到非常困擾,擔心疤痕會影響美觀和日常生活,所以前來醫院就診,想具體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針對這一患者產生的疑問,接下來,我將根據這位患者的病例,和大家聊一聊傷口愈合后疤痕為何會呈現出紫色這一問題。
我發現這位患者的疤痕表面較為平整,沒有凸起或凹陷,但顏色確實比較深。我告訴她,這種情況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并不罕見,并向她解釋了疤痕顏色變化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
1、正常生理現象:在傷口愈合以后,傷口部位形成的瘢痕疙瘩可能會出現局部顏色發紫的現象。但隨著傷口的繼續恢復,瘢痕疙瘩會逐漸消退,皮膚顏色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2、淤血:受傷后,肌肉纖維斷裂和毛細血管出血可能導致淤血和凝血。此時,傷口處會表現出暗紫色斑塊或者青色淤血。淤血可能是由于傷口較深,血液積聚在皮下,或者是由于傷口部位的血液循環不暢,導致血液淤積。
3、色素沉淀:疤痕發紫也可能是疤痕出現色素的沉淀所導致。這可能是由于日光紫外線照射或疤痕在摩擦部位受到摩擦刺激等導致的。色素沉淀會使疤痕的顏色變深,呈現出紫色或深褐色。
了解完具體情況后,結束就診時,我還提醒這位患者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清潔:建議保持疤痕區域的皮膚清潔和干燥,可以每天在睡前用溫和的肥皂和50℃的清水進行清洗,然后用干凈的毛巾輕輕擦干。
2、避免劇烈運動:建議恢復期間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比如爬山、跳繩、跳遠等,以免導致血液循環加速,使疤痕區域的血管擴張,加重疤痕的顏色,影響局部恢復。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和治療方法來改善疤痕的顏色和外觀。同時,我們也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和支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患者度過難關,重拾自信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