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接診時,有一位45歲的男性患者前來就診,該患者近日持續高燒不退,體溫高達39℃以上,并伴有寒顫、全身乏力、呼吸緊促等癥狀,此外還出現了皮膚粘膜出血點、肝脾腫大等體征,通過血常規檢查、 C-反應蛋白檢查,判斷該患者為敗血癥引起的發熱,患者以為自己只是一般的發燒,便向我詢問了敗血癥發燒與一般發燒的區別,接下來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敗血癥的發熱是由于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入血液循環系統,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釋放毒素,導致全身性感染,通常伴隨著寒顫、全身乏力、頭痛、呼吸急促等癥狀,還可能出現皮膚黏膜出血點、肝脾腫大等體征,病情發展迅速,可能導致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
一般發燒可能由感冒、咽喉炎、肺炎等多種原因引起。癥狀相對較輕,可能會出現體溫升高、喉嚨痛、流鼻涕等表現,一般發燒通常不會危及生命。
敗血癥發燒或一般發燒的日常注意事項:
1、增強免疫力: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時間,建議每天早上6點起床,每晚9點入睡,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周進行至少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
2、及時就醫:對于持續高燒不退、伴有寒顫、全身乏力等癥狀的患者,應盡快就醫。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明確發熱的原因。
總之,敗血癥發燒與一般發燒在病因、癥狀和病情嚴重程度上都存在顯著差異。患者在出現發熱癥狀時,應盡快就醫并遵醫囑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增強免疫力也是預防疾病反復發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