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接診了一位36歲的女性患者。她告訴我,她發現在月經期間,自己的下體有所增大,而且還伴隨一些不適感,尤其是晚上癥狀更加嚴重,已經影響到了她的睡眠質量。我給她做了血常規檢查、陰道鏡檢查等檢查后,診斷為外陰炎。在檢查時,患者向我提出了個問題,來月經下面變大了怎么回事?
針對這位患者的疑問,還有很多人向我詢問過,下面我為大家統一解答一下:
1、外陰炎: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誘發外陰炎癥,會對局部造成損傷,出現外陰紅腫的癥狀,還可能導致腹部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莫匹羅星軟膏、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2、前庭大腺囊腫合并感染:如果曾經患有前庭大腺囊腫,在月經期時也沒有加強外陰護理,容易導致囊腫局部出現炎癥性反應,從而引起增大、紅腫熱痛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化膿。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青霉素V鉀分散片、復方頭孢克洛膠囊等藥物治療。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1、保持清潔:每天需要清洗外陰部1~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護用品,保持局部的清潔衛生,避免感染。
2、注意飲食:月經期間,應該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面條等,每餐大概可以攝入150~200克,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下體的充血和水腫。
最后,我想對廣大女性朋友們說,月經期間的身體變化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過于擔憂和焦慮。我們應該以平和的心態面對這些變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輕不適感。同時,我們也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讓自己在月經期間也能過得舒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