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坐診時我遇到了一位56歲的患者,患者自述視力逐漸模糊,閱讀時文字扭曲變形,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通過詳細的問診和初步檢查,我懷疑患者可能患有黃斑前膜。為了進一步確診,我建議患者進行了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影像診斷技術,能夠提供視網膜各層的詳細結構信息。OCT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黃斑區確實存在一層增生的纖維膜,并且已經對視網膜造成了一定的牽拉,確診為黃斑前膜,并根據其形態和影響程度,判斷患者目前處于黃斑前膜的中期階段。患者比較關心自己的病情,詢問我:醫生這個疾病還會有分期嗎,是根據什么分期的?
后來我向患者詳細解釋了黃斑前膜的分期:
早期:黃斑前膜較薄,透明或半透明,對視力的影響較小,患者可能無自覺癥狀。
中期:黃斑前膜逐漸增厚,可能出現皺褶,對視網膜產生牽拉,導致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癥狀。
晚期:黃斑前膜明顯增厚,呈灰白色,嚴重牽拉視網膜,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等嚴重后果。
在坐診過程中我還強調,如果患有黃斑前膜,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眼科檢查:建議患者每半年進行一次眼科檢查,包括視力測試、眼底檢查和OCT等,以便及時發現并監測黃斑前膜的發展情況。
2、注意用眼衛生:避免長時間連續用眼,尤其是盯著電子屏幕。每用眼45分鐘,應至少休息5分鐘,以減輕眼睛疲勞。
溫馨提示:黃斑前膜是一種慢性眼病,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保護視力至關重要。如果您有視力模糊、視物變形等癥狀,請及時就醫進行專業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