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擅長領域:擅長高血壓腦出血、腦外傷顱內血腫微創(不用開顱手術)治療以及腦腫瘤、脊髓腫瘤切除。?
執業經歷: 李志超,男,副主任醫師,1943年5月出生,湖南省湘潭市人,1962年入伍參加革命,同年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醫療系學習,1970年入黨,原任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現繼續擔任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技術全國研究與推廣協作組常委,秘書組成員,廣東協作組主任委員。 自97年以來,在華南地區率先采用顱內血腫微創清除這一新技術,并在用腦微創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外傷性顱內血腫、嬰幼兒顱內血腫等神外疾病診斷治療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處理方法;通過多年對微創術的不斷探索,在國內首創CT引導、標志物簡易三維立體定位法和兩點定位法,對顱內血腫微創、穿刺進行準確定位,因該定位方法無須增加任何設備,在CT引導下就能對腦不同部位血腫及囊性病變位進行準確定位,從而大大提高了基層醫院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成功率,現該定位方法已在全國幾千家醫院廣泛推廣應用;98年運用腦微創術治愈了97歲高血壓腦出血的高齡患者,99年初又在國內首先采用腦微創術對嬰幼兒顱內血腫治療進行探索,為一位出生才35天的嬰幼兒、腦內80毫升的大血腫進行微創清除取得成功,挽救了患兒的生命,從而也開創了嬰幼兒顱內血腫微創治療的先河,這樣創下了微創術治療腦出血患者最大年齡和最小年齡的二項“全國記錄”,先后二次被中央電視臺以中國新聞向海內外播報,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強烈的反響。 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技術的最大優勢是不用全麻及開顱手術,就可以清除顱內血腫,既節省了醫療費,又提高了療效,還便于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深受廣大醫務人員和患者歡迎,因而得到衛生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先后二次被評為《衛生部面向農村和基層推廣醫藥衛生適宜技術“十年百項計劃” 》在全國推廣;近11年來,在微創術全國協作組的組織領導下,先后在各省、市及全國性學習班上推廣微創術50余次,特別值得一提是遵照衛生部醫療技術西部行布署,應省衛生廳的邀請,專程去到新疆、青海、西藏等西部貧困地區傳授此項技術;98年就開通了微創技術全國咨詢熱線,24小時不間斷地為國內廣大微創術學員解答臨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為及時搶救腦出血患者,使微創術向廣度和深度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全國先后有4千多家醫院開展此項技術,近30萬高血壓腦出血及其它顱內血腫的患者受益于微創術;書寫了學術論文多篇,特別是近年發表的“微創術中腦減壓性損害探討”一文受到同行的關注;2003年,作為主編之一,組織編寫了“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技術規范化指南”,此書已在全國發行,現應廣大讀者要求,2006年初又將此書增定修改、再版發行;從1998年至2006年,四次作為組委會主要成員,組織召開了第一、二、三、四屆全國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技術學術研討會,并為大會作了專題學術報告,受到好評,多次獲大會優秀論文獎、并被授予微創術推廣先進個人、推廣特等獎等殊榮。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