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煥洲主任醫師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醫病房-男科
擅長領域: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尤其男科疾病、生殖內分泌疾病及神志病的診治。?
執業經歷: 畢煥洲,男,大連大學三崗教授,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中醫師,臨床醫學博士后,中西醫結合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男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神志病分會副秘書長、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西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電子版)》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委員、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現為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醫男科學術帶頭人。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生殖內分泌疾病及男科病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 1.教育經歷: 1.1 接受過較為系統的現代醫學教育,2005年-2008年就讀于哈爾濱醫科大學,為臨床醫學泌尿外科專業博士后,導師為安瑞華教授;1994年在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男科進修學習;2001年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泌尿外科、男科進修學習。 1.2 接受過正統的中醫師承教育,2002年-2005年,為第三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師從著名中醫內科名醫盧芳教授。 1.3 接受過正規的中醫學歷教育,就讀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2年-2005年為中醫學博士研究生,1988年-1991年為中醫學碩士研究生,1883年-1988年為中醫系本科學生,導師為我國著名的醫史文化學派創始人、著名醫史學家、醫學哲學學者車離教授、常存庫教授。 2.工作業績: 2.1 1991年9月碩士畢業后,到黑龍江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任住院醫師。1992年8月黑龍江中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成立,由附屬醫院調到附屬第二醫院,參與組建中醫男科,任男科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任男科醫生、男科副主任、男科主任(1995-2002),兼任黑龍江省中醫性醫學醫療保健中心主任,直至2002年8月。2002年-2005年讀博士期間,兼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醫學史與中醫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2005年-2008年進入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泌尿外科科研及臨床工作。博士后出站后,到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醫科工作,任中醫科副主任,男科學學術帶頭人,學術方向為環境與男性疾病。 2.2 多年來從事男科學及性醫學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 (1)在性功能障礙的診治上:應用針刺治療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取得成功。1995年-1997年,主持黑龍江省中醫局項目《電針治療神經性陽痿的臨床研究》,通過證候學研究,將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分為肝氣郁結、驚恐傷腎、濕熱下注、痰濕內阻、瘀血阻絡、寒滯肝脈、腎虛火衰、腎精虧虛、心脾兩虛九個證型,而神經性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多與瘀血阻絡、濕熱下注、腎虛火衰相關。發明八髎-中極低頻脈沖電透穴法,電針治療神經性陰莖勃起功能障礙療效顯著。而其成果發表在《針灸臨床雜志》(1995年第10期),2002年4月19日,《健康報》以《電針療法解除難言之隱》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 (2)在前列腺疾病的診治上:發現新的病機,開辟新的用藥途徑,研制有效藥物。作為第一參與人,1994年-1996年完成了黑龍江省教育委員會項目《蟾蜂消炎栓治療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2000年-2002年完成了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項目《蟾蜂消炎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研究直腸用藥治療前列腺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其成果發表在《中醫藥學報》(1994年第3期)、《中醫中醫藥科技》(1999年第3期)、《針灸臨床雜志》(2003年第9期),,成果《蟾蜂消炎栓治療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于1998年獲得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發明新藥蟾蜂消炎栓。2000年-2002年,主持了黑龍江省中醫局攻關項目《前列泰欣飲對前列腺銅、鋅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影響的研究》及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項目《尿炎消沖劑治療前列腺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發現前列腺炎并非單純感染性疾病,而是因感染而致的前列腺免疫功能、前列腺抗菌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前列腺內氧自由基水平異常所致。選用的抗風濕中藥治療前列腺炎療效顯著。成果發表在《中醫中醫藥科技》(2002年第3期)、《針灸臨床雜志》(2003年第11期)。2000年12月2日的《健康報》以《中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有優勢》為題,2000年12月5日的《中國中醫藥報》以《中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機理何在》為題,2000年12月14日《中國醫藥報》以《中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機理揭示》為題對項目的前期研究及項目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報道。其成果《前列泰欣飲對前列腺銅、鋅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影響的研究》于2003年獲得黑龍江省中醫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3)在性病的診治上:發揮中藥抗菌消炎不易產生耐藥及抗病毒優勢,中西醫結合治療性病,取得成果。主持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校長基金項目《補元解毒丹治療病毒性性病》,研究成果發表在《中醫中醫藥科技》(2002年第1期)、《中醫藥信息》(2002年第2期)。2001年2月8日《中國醫藥報》以《中藥治療性病不易產生耐藥》為題,2001年2月23日的《健康報》以《中藥可治男性感染性疾病》為題,對項目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報道。 (4)在男性不育癥是診治上,對微波輻射導致的男性不育癥的診治經驗豐富,2011年-2013年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微波輻射導致雄性小鼠生殖功能障礙的機理及中醫證候研究》,不僅揭示了電磁輻射損傷的致病機理,而且還進行了中醫證候學研究,研究出有效的治療藥物,提出了電磁輻射損傷新理論,即電磁波乃六氣之屬,為火熱之氣,常則養人;電磁輻射乃六淫之屬,為火熱之邪,過則為災。電磁輻射之火熱外邪致病,先傷皮毛后傷氣,先傷衛氣后傷臟氣,先傷肺心之氣后傷脾腎之氣,提出治療電磁輻射損傷“從氣論治”觀點。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1年第5期)、《中國中醫藥科技》(2011年第11期)、《中醫雜志》(2012年第3期)、《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等。 (5)在性心理疾病的診治上:對性焦慮、心理性性功能障礙、性變態等疾病的診治有較為深入研究。作為主持人之一,主持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項目《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主持陽痿、早泄、遺精、縮陽4種疾病的臨床指南編寫工作。成果發表在《中國性醫學》(2013年第1期)等。 (6)在性醫學教學上:1993年,首次在國內高等醫學院校中開設選修課《性醫學》至今,2008年,主編我國第一部《性醫學》統編教材(新世紀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創新教材),2007年始,在大連大學各專業中開設公共選修課《性科學》。此外,為大連大學中醫本科講授《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診斷學》、《黃帝內經》、《醫古文》,為中西醫結合專業碩士研究生講授《中醫經典選讀》。 至2012年底,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中醫局項目、省科技廳項目、省教育廳項目、省中醫局項目、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13項,著有《性醫學》、《中國性醫學史》、《中西醫結合男科精要》、《中國中西醫結合男科學》、《中醫皮膚性病學》、《性傳播疾病學》、《中醫辭海》等著作12部,公開發布學術論文50篇。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省中醫科技進步獎2項,省教委科技進步獎1項,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1項,市科學著作獎1項。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