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天津血液病醫院臨床檢測中心
擅長領域:從事白血病的基礎研究,以白血病細胞分化、凋亡異常為出發點,研究白血病的發生機理。?
執業經歷: 王敏,研究員,碩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于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英語醫學班,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從事白血病發病機制的實驗研究。1995年8月至1999年7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從事白血病發病機理及血紅蛋白基因調控的實驗研究。以課題負責人申請獲得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資助,以及人事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資助,參加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等課題研究,其中進行了大量的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白血病細胞動物體內移植等實驗。發表論文53篇,其中國外SCI收錄論文14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參編著作2部。已培養碩士研究生5名,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8名。曾獲得天津市“九五”立功先進個人、協和醫科大學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現為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血液學雜志編委及中國病理生理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敏研究員一直從事白血病的基礎研究,以白血病細胞分化、凋亡異常為出發點,研究白血病的發生機理。 1)建立了微量殘留白血病小鼠模型,系統的研究了白血病細胞殘留的部位,復發后微量殘留白血病細胞再增殖、再遷移和白血病復發過程,為如何根治白血病提供了實驗依據。 2)應用mRNA差異顯示方法研究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相關基因表達,證實在正常EPO依賴性和異常EPO非依賴性紅系祖細胞兩個細胞亞群之間,有多個轉錄本表達不同。 3)在血紅蛋白基因調控研究中,發現低劑量羥基脲胞可以刺激紅系組細胞擴增、增加總血紅蛋白,上調轉錄因子GATA-1的表達,而高劑量羥基脲可以上調胎兒血紅蛋白基因的表達。 4)研究了多種轉錄調節因子、癌基因、抑癌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達,及其對白血病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響,探索白血病的治療靶標。針對白血病治療靶標,進行了白血病靶向治療的實驗研究。應用RNA干擾方法,阻斷白血病細胞中癌基因iASPP的表達,可以明顯抑制白血病細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提高白血病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增加細胞凋亡率,提示癌基因iASPP有望成為白血病治療的新靶點。 5)開展了淋巴細胞白血病免疫治療的實驗研究,利用CD19表面抗原作為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細胞的表面標記,構建并表達重組蛋白B7/ anti-CD19 scFv,體外實驗表明,該重組蛋白可特異性結合B-ALL細胞表面抗原CD19,使B7修飾于B-ALL細胞表面。該重組蛋白結合B-ALL細胞后,可協同刺激B-ALL細胞誘導HLA-A2匹配的淋巴細胞細胞增殖,激活CTL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特異性殺傷B-ALL白血病細胞。在嚴重免疫缺陷的裸鼠(NOD/SCID)白血病模型中,重組蛋白聯合輸注人淋巴細胞可顯著延長小鼠的生存期。 承擔、參加了多項天津市自然基金、國家自然基金等項目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論文8篇,培養碩士研究生5名,協助培養博士生8名。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