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副主任醫師
西安市紅會醫院創傷下肢科
擅長領域:王謙,西安市紅會醫院創傷骨科下肢病區副主任醫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獲骨外科學碩士學位。國際內固定學會(AO)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足踝學組),中國醫師學會骨科醫師分會會員,陜西省保健協會骨創傷微創修復專業委員,陜西省醫學會骨科分會會員,西安市骨科分會會員。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十余年,2012年至2013年在山東濰坊陸軍第80集團軍醫院(原解放軍第89醫院)進行顯微外科及組織修復培訓學習,2014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創傷骨科培訓學習,2014年在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AO fellow培訓學習,2015年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總醫院(SFGH)進行創傷骨科,人工關節以及骨折內固定培訓學習。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公派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附屬創傷中心學習“嚴重及多發創傷救治”。專業方向:四肢及骨盆骨折的診治,開放性骨折的救治,各種原因造成的骨缺損,骨不連的治療,創面修復。近年來主持省級課題1項,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參與研發并獲得三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執業經歷: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夏利鋒主治醫師
陜西省第四人民醫院 · 骨二科(手足外科)
擅長:王謙,西安市紅會醫院創傷骨科下肢病區副主任醫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獲骨外科學碩士學位。國際內固定學會(AO)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足踝學組),中國醫師學會骨科醫師分會會員,陜西省保健協會骨創傷微創修復專業委員,陜西省醫學會骨科分會會員,西安市骨科分會會員。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十余年,2012年至2013年在山東濰坊陸軍第80集團軍醫院(原解放軍第89醫院)進行顯微外科及組織修復培訓學習,2014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創傷骨科培訓學習,2014年在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AO fellow培訓學習,2015年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總醫院(SFGH)進行創傷骨科,人工關節以及骨折內固定培訓學習。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公派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附屬創傷中心學習“嚴重及多發創傷救治”。專業方向:四肢及骨盆骨折的診治,開放性骨折的救治,各種原因造成的骨缺損,骨不連的治療,創面修復。近年來主持省級課題1項,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參與研發并獲得三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鄭小龍主治醫師
陜西省第四人民醫院 · 脊柱外科
擅長:王謙,西安市紅會醫院創傷骨科下肢病區副主任醫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獲骨外科學碩士學位。國際內固定學會(AO)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足踝學組),中國醫師學會骨科醫師分會會員,陜西省保健協會骨創傷微創修復專業委員,陜西省醫學會骨科分會會員,西安市骨科分會會員。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十余年,2012年至2013年在山東濰坊陸軍第80集團軍醫院(原解放軍第89醫院)進行顯微外科及組織修復培訓學習,2014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創傷骨科培訓學習,2014年在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AO fellow培訓學習,2015年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總醫院(SFGH)進行創傷骨科,人工關節以及骨折內固定培訓學習。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公派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附屬創傷中心學習“嚴重及多發創傷救治”。專業方向:四肢及骨盆骨折的診治,開放性骨折的救治,各種原因造成的骨缺損,骨不連的治療,創面修復。近年來主持省級課題1項,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參與研發并獲得三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裴少琨主治醫師
陜西省第四人民醫院 · 骨二科(手足外科)
擅長:王謙,西安市紅會醫院創傷骨科下肢病區副主任醫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獲骨外科學碩士學位。國際內固定學會(AO)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足踝學組),中國醫師學會骨科醫師分會會員,陜西省保健協會骨創傷微創修復專業委員,陜西省醫學會骨科分會會員,西安市骨科分會會員。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十余年,2012年至2013年在山東濰坊陸軍第80集團軍醫院(原解放軍第89醫院)進行顯微外科及組織修復培訓學習,2014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創傷骨科培訓學習,2014年在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AO fellow培訓學習,2015年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總醫院(SFGH)進行創傷骨科,人工關節以及骨折內固定培訓學習。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公派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附屬創傷中心學習“嚴重及多發創傷救治”。專業方向:四肢及骨盆骨折的診治,開放性骨折的救治,各種原因造成的骨缺損,骨不連的治療,創面修復。近年來主持省級課題1項,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參與研發并獲得三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