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生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脊柱外科
擅長領域:在上頸椎畸形與損傷、脊柱腫瘤、頸椎外科、兒童脊柱外科、脊柱脊髓損傷、脊柱側凸、脊柱感染、頸椎病和腰椎退變性疾病等方面造旨較深。?
執業經歷: 醫療特長: 自1989年開始從事骨科脊柱外科臨床工作與研究至今。師從我國著名脊柱外科專家胡有谷教授與李佛保教授。曾赴美國進修學習脊柱外科,并到德國、意大利,香港、韓國等地學習脊柱外科新技術。在上頸椎畸形與損傷、脊柱腫瘤、頸椎外科、兒童脊柱外科、脊柱脊髓損傷、脊柱側凸、脊柱感染、頸椎病和腰椎退變性疾病等方面造旨較深。在寰樞椎脫位、顱底凹陷癥等上頸椎傷病方面的診治有獨到的經驗。顯微微創脊柱手術是本人的特色,首先在國內作為常規技術應用,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減少了手術的損傷及增加了手術療效,并開展了多項脊柱外科新技術,如咽后入路樞椎椎體次全切除術,經寰椎側塊與樞椎椎弓根釘固定術,經樞椎椎弓根枕頸固定融合術,牽引與后路枕頸復位固定治療顱底凹陷癥,頸椎椎弓根螺釘固定術,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幼兒后路半椎體切除椎弓根釘固定術,脊柱腫瘤全椎節切除重建術,顯微微創技術在脊柱外科中的應用等。 研究方向:臨床:頸椎疾患的診治及脊柱腫瘤的診治研究。基礎:腫瘤脊柱轉移機制及骨科生物材料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1984年9月—1987年7月 贛南醫學院 臨床醫療專業 大學 1991年9月—1994年7月 青島醫學院 骨外科專業(脊柱方向) 碩士研究生 1998年9月—2001年7月 中山醫科大學 骨外科專業 (脊柱方向) 博士研究生 2001年7月-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脊柱外科工作 社會兼職: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雜志編委 論著: 共發表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論著30余篇,其中SCI收錄6篇,并在脊柱外科權威雜志《SPINE》發表臨床治療論文。代表性論文如下: 1. Identification of miRs-143 and -145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bon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and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EMT.PLOS ONE, 2011, 6(5): e20341. 2. Treatment of primary basilar invagination by cervical traction and posterior instrumented reduction together with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Spine (Phila Pa 1976). 2011, 36(19):1528-1531. 3. Hemivertebra resection and scoliosis correction by a unilateral posterior approach using single rod and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J Pediatr Orthop B. 2011;20(6):397-403. 4. 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of the spine with neurologic compression treated b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surgical decompression. Oncology Reports, 2009; 21(5):1269-75. 5.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of the Spine in Children with Soft Tissue Extension and Chemotherapy.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2009; 33(3):731-6. 6.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Benign Intraosseous Schwannoma in the Cervical Spine: A Case Report with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International Surgery, 2011;96(4):337-44. 7. 顯微椎間盤切除治療術后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9, 32(1):9-11 8. 小切口側前路顯微減壓治療胸椎及胸腰段椎間盤突出鈣化所致脊髓病.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10, 33(1):73-75 9. 頸椎前路顯微手術減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臨床療效.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8, 31(1):27-29 10. 微創顯微腰椎間盤切除術的初步療效評價.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8, 31(2):101-103 11. 兒童與青少年脊柱骨母細胞瘤.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8,29(1): 40-43 12. 牽引與后路枕頸復位固定治療寰椎枕骨化并顱底凹陷癥.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8, 18(1): 45-49 13. 小切口顯微腰椎間盤切除術近期療效評價.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7, 30(6): 410-412 14. 多軸螺釘-棒系統在頸椎后路固定中的應用與療效.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07, 22(7): 532-534 15. 后路多軸螺釘-棒系統經側塊與椎弓根固定寰樞椎.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06, 27(1): 93-96 16. 經前方咽后入路脊髓減壓治療上頸椎后路融合術后畸形愈合并脊髓壓迫.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5, 15(11): 87-90 17. 兒童脊柱腫瘤.中華小兒科雜志,2005,26(12):642-645 18. 應用異體骨螺紋融合器行頸椎前路融合的療效分析.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5, 15(2): 87-90 19. 無骨折脫位急性創傷性頸中央脊髓損傷綜合征治療選擇.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4, 12(8): 570-572 20. 外傷性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2,9(3):219-221 21. 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特點.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2,12(5):380-382 22.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損傷的再手術原因分析.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1,11(5):287-288 專著: 主編:脊柱外科新手術剖析 廣東科技出版社 2007,1; 實用英漢骨科詞匯 廣東科技出版社 2008,8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