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新杰副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
擅長領域:垂體腺瘤、顱咽管瘤、生殖細胞腫瘤、腦膜瘤等鞍區腫瘤的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及術后綜合治療,擅長鞍區疾病的顯微鏡經鼻、神經內鏡經鼻及開顱手術。?
執業經歷: 現任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垂體腺瘤、顱咽管瘤、生殖細胞腫瘤、腦膜瘤等鞍區腫瘤的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及術后綜合治療,擅長鞍區疾病的顯微鏡經鼻、神經內鏡經鼻及開顱手術。 2001年8月~2008年7月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七年制。2008年8月~2011年7月于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攻讀博士學位。2013年參加北京協和醫院第一批美國UCSF精品課程CTSI培訓課程《Designing Clinical Research》,2013年前往德國參加顱腦外傷培訓,2015年完成Samii顱底神經外科訓練,2017年完成國際神經內鏡技術培訓,并前往美國鳳凰城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訪問學習。 2015年獲評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新星”,2016年被評為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十佳主治醫師”,2017年榮獲“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項目,2013年至2016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北京協和醫院優秀帶教老師,2017年獲評第十六屆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年會優秀論文,2017年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 負責863青年科學家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醫科院創新工程重大協同創新項目、北京協和醫院中青年科研基金各1項,以課題骨干身份參加2項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重點項目。2015年,成果“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神經再生修復的關鍵技術與機理研究”獲得高等院校自然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2);成果“垂體腺瘤的分子機制研究和臨床規范化診治推廣應用”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項。現為BMC Neurology、《中國實驗動物學報》、《中國比較醫學雜志》和《醫學研究雜志》審稿專家。第八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總決賽裁判,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試考官,北京市中小學生金鵬科技論壇授課嘉賓。干細胞新藥研發及臨床轉化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骨干成員。目前在國內、外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論文15篇。參與編寫書籍2部。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申請發明專利1項。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張光明主任醫師
航空總醫院 · 神經外科中心
擅長:垂體腺瘤、顱咽管瘤、生殖細胞腫瘤、腦膜瘤等鞍區腫瘤的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及術后綜合治療,擅長鞍區疾病的顯微鏡經鼻、神經內鏡經鼻及開顱手術。?
韓宏彥主任醫師
航空總醫院 · 神經外科中心
擅長:垂體腺瘤、顱咽管瘤、生殖細胞腫瘤、腦膜瘤等鞍區腫瘤的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及術后綜合治療,擅長鞍區疾病的顯微鏡經鼻、神經內鏡經鼻及開顱手術。?
王林主任醫師
航空總醫院 · 神經外科中心
擅長:垂體腺瘤、顱咽管瘤、生殖細胞腫瘤、腦膜瘤等鞍區腫瘤的診斷、個體化手術治療及術后綜合治療,擅長鞍區疾病的顯微鏡經鼻、神經內鏡經鼻及開顱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