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訓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三科
擅長領域:腦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疾病?
執業經歷: 1961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留校,在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從事醫、教、研40余年,歷任住院醫師、助教、主治醫師、講師、副教授、教授,現為博士生導師、省五個一工程的學術帶頭人,《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主編(1993年至今)、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副組長(2002年至今)、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委員會副主委(1996年至今)、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頭面痛委員會常委(1993年至今)、《中國臨床神經科學雜志》副主編(1996年至今)、《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等8種期刊的編委或常委。曾任科主任(1994-1997年)、教研室主任(1994-1997年)、校圖書館館長和醫學情報研究所所長(1991-1997年)、廣東省腦血管病防治研究辦公室主任(1990-2002年)、廣東醫學會疼痛委員會副主委(1996-2004年)。已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3名,出版32本書,獨著3本,主編9本,其中《腦水腫》、《血腦屏障》、《急性腦衰竭與復蘇》等為國內首部專著。承擔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課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教委、省科委等多項基金,發表各類文章300余篇。 主要研究萬向是腦血管病,其中較突出并具特點的: ①首創易卒中型腎血管性高血壓大鼠模型; ②在國內外首先提出混合性中風的概念,應單列一類進行臨床和病理診斷; ③強調腦血管病變在中風發病的意義,指出腦微循環損害在卒中灶的形成發展中起重要作用,應重視循環保護的觀點; ④開創腦卒中早期康復的實驗研究; ⑤提出中風治療應個體化的觀點。 動物模型、高血壓性腦血管病變及混合性中風等研究成果獲國家教委、衛生部及廣東省的科技進步三等獎,高血壓動脈硬化性腦梗死的病理機制及臨床系列研究、高血壓致腦血管損害以及對腦梗塞影響的實驗研究、腦卒中并發腦水腫發病機理及其防治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動物實驗腎動脈血管夾獲國家專利。 門診時間:每月一次(周一上午)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