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英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心內科
擅長領域:小兒心血管疾病的超聲診斷和內科治療?
執業經歷: 黃國英,男,院長,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福建醫學院醫學系,1991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曾赴香港威爾士親王醫院(1993年)和美國費城兒童醫院進修和從事博士后研究(1994-1998年)。 現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復旦大學兒科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超聲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兼),中華醫學會兒科心血管學組副組長,中國超聲醫師協會常務委員,上海醫學會兒科學會委員、心血管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超聲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心血管學組副組長,上海聲學學會超聲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循證兒科雜志》副主編,《PEDIATRICS中文版》副主編,《中華全科醫師雜志》、《中國實用兒科雜志》、《臨床兒科雜志》、《實用兒科臨床雜志》、《復旦大學學報(醫學版)》和《中國小兒急救醫學雜志》編委或常務編委,《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華醫學雜志》、《中華兒科雜志》審稿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科技部/衛生部2001年“十五”攻關項目(出生缺陷)項目論證專家,科技部/衛生部2004年“十五”攻關項目(臨床醫學)項目論證專家,國家“863”計劃專家庫專家,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論文校外評審專家,國家級/上海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評審委員會學科組專家。 長期從事小兒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擅長小兒心血管疾病的超聲診斷和內科治療。2000年,較早在國內開展經胸動態三維超聲心動圖診斷和多普勒組織顯像(DTI)技術的應用研究,同期在院開始開展并大力推進小兒經食管超聲心動圖診斷在先天性心臟病圍術期的應用。2004年,率先在國內開展實時動態三維超聲心動圖技術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的臨床應用,是“全球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診斷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2000~2007年,作為項目負責人,主辦“全國小兒超聲心動圖臨床應用學習班”8期,學員近400人,遍布27省市。 2002年,擔任院主辦的“第2屆上海國際兒科學術研討會”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2004年以來,擔任中華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編委會主辦的第1-3屆“中國國際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暨手術演示學術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2004年,作為負責人,分別主辦“中日上海地區川崎病研討會”和“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診斷研討會”。2005年以來,擔任院主辦的“2005上海國際兒科論壇”、“第2屆中韓日兒科心臟論壇”、“2006中美兒科心血管疾病研討會”組委會副主席、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以及“2007上海新生兒論壇”組委會主席。2006年擔任第14屆香港心臟學院學術年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應邀在國內進行學術講座90余次,在美國、日本、香港、泰國、韓國等國際性會議學術講座10余次。 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臨床重點專業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師基金、上海市“曙光計劃”和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0余名,指導博士后1名。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23篇被SCI收錄,被引用400余次。有30余篇論文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大會上發言。主編《兒科學試題與題解》、《小兒臨床超聲診斷學》、醫學試題精編叢書《兒科學》等,副主編《現代實用兒科學》,參編《小兒心臟病學》、《實用新生兒學》、《小兒心臟病學進展》、《超聲心動圖新技術》、《實用超聲醫學》等重要專著。2004年,參加編著全球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培訓教育光盤《Live 3D ECHO: Case Study World Atlas》。 曾榮獲“第六屆中華醫學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第十三屆中華醫學會兒科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第六屆兒科醫院“勤奮創業獎”,復旦大學“華藏優秀教師獎”,復旦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曾被評為“加拿大-中國兒童健康基金會優秀青年兒科醫生”、“上海市曙光學者”、“復旦大學優秀留校博士”、 “首屆復旦大學十大杰出醫務青年”、“復旦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和“上海市泉州籍杰出專家”。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