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真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
擅長領域:液閃測量、放免分析、放免顯像、醫用活化分析、受體放射分析、酶放射測定。?
執業經歷: 王世真,1916年生于日本千葉,原籍福建省福州市。畢業于清華大學,后獲美國衣阿華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中央大學研究助理,貴陽醫學院講師,貴州大學副教授,衣阿華大學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協和醫學院副教授、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室主任、副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評議組、國家科委醫學專業組及同位素專業組成員,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常委,中國核學會、中國生理科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原子醫學專題委員會主委,核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首都核醫學中心主任。現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PET中心顧問、放射醫學所名譽所長、中國核學會榮譽理事及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顧問等。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8年轉為資深院士。 王世真對我國核醫學的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他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同位素訓練班,為全國培養大批學科帶頭人;籌辦我國核醫學會,并任首屆理事長;創辦中華核醫學雜志,并任首屆總編輯;率團參加第三屆世界核醫學大會;主辦國際核醫學大會及兩岸輻射醫學應用研討會,并任兩會主席;主辦國際放免分析師資培訓班,并任班主任。五十年代我國制訂十二年科技遠景規劃時,將“同位素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列為重點項目,這一部分就是王世真執筆擬訂的。此后,他還多次參加了國內外同位素應用規劃的討論和制定。 回國前,他是國際上合成放射性標記物早期工作者之一。回國后,又合成了我國第一批標記物;他創辦的發射所標記室合成了二百多種放射性標記物(其中不少是首創的,有三項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為生物醫學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并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在我國,液閃測量、放免分析、放免顯像、醫用活化分析、受體放射分析、酶放射測定等核醫學技術都是由他領導創建并推廣的。他對甲狀腺激素進行了系統性研究,提出了許多獨到的新觀點。還在穩定同位素的醫學應用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為研究中醫藥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1996年由他發起,19位中科院院士簽名提出了“在我國籌建PET中心”的建議,獲得了國家專款支持;他協助周前教授在北京協和醫院建成了先進的成套PET系統,為早期診斷、指導治療及研究心、腦疾病和腫瘤等重要醫學難題做出貢獻,并帶動了全國PET事業的蓬勃發展。 他主編了《分子核醫學》、《核醫學與核生物學》、《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核醫學》、《核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叢書等17本專著,發表三百多篇論文。他已培養博士生、碩士生、博士后四十余人。 他曾被選為全美化學榮譽協會及全美科學榮譽協會會員、世界核醫學聯盟委員、亞大地區核醫學聯盟顧問。獲加拿大邦丁獎、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北京市靈山杯優秀報告獎、《生命與健康》再生人杯金獎、中國科學院榮譽章、中華醫學會“突出貢獻獎”、中華核醫學會“杰出貢獻獎”及終身成就獎、美中核醫學會“優異成就獎”、“北京醫學會醫學成就獎”。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