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
擅長領域: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執業經歷: 劉鳴 女 醫學博士 1982年本科畢業于四川醫學院,1989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2007年獲四川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95至1997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研修腦血管病防治與循證醫學2年。 自1982年12月留校后一直在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從事醫、教、研工作至現在。1994年5月至今任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1995年晉升副高,1998年成為碩導,1999年破格晉升正教授,2001年成為博導。2010年評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已培養碩士生40名,博士生22名,博士后2名。 現任職務: 神經內科副主任,兼中國循證醫學/Cochrane中心副主任 現任職稱: 神經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學術任職: 主要學術任職包括世界卒中組織(WSO)理事(是中國大陸最先進入該理事會的學者);世界衛生組織(WHO)腦血管病工作組委員(唯一的中國成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 腦血管病學組副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循證醫學專委會常委;四川醫學會循證醫學專委會副主委;四川省醫學會腦血管病學組組長。任《Strok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Neuroepidemiology》及Cochrane腦卒中系統評價組等4種SCI期刊編委,及國內中華神經科雜志,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等20多種醫學期刊編委或副主編;《Stroke》副主編及中文版主編。 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為腦血管病循證防治,主要內容包括腦血管病臨床與應用基礎研究。系統研究了我國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的效果、安全性和研究質量,其成果已得到國內外同行的一致認可。在國內率先引進循證醫學和Cochrane協作網,是中國循證醫學/Cochrane中心創建人之一。將腦血管病循證防治的成功經驗推廣到臨床醫學其他領域,為我國臨床醫學的進步和與國際水平的接軌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多項獎勵。 負責國內外課題15余項。發表論文190余篇(其中SCI論文40余篇),包括JAMA,Lancet Neurology,Stroke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主編研究生規劃教材《神經內科學》,副主編本科生規劃教材《循證醫學》。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臨床循證治療手冊:神經內科疾病》及《系統評價、Meta-分析:設計與實施方法》。參編神經病學和循證醫學本科生規劃教材5部。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腦血管病報告撰寫和國際疾病分類(ICD-11)修訂,執筆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2010版。 先后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完成人)等。2010年榮獲中國女醫師協會終生榮譽獎五洲女子科技獎的臨床科研創新獎。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