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剛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
擅長領域:主要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運動神經元病等。對神經系統其它疑難雜癥的診治也有獨到之處。在缺血性卒中超早期靜脈溶栓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率先做出靜脈rt-PA溶栓治療聯合神經保護劑的臨床研究,提出個體化治療的策略。實時跟蹤帕金森氏病的研究新進展,對帕金森氏病的診治也有豐富的經驗。?
執業經歷: 李小剛,男,1964年11月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現任科室副主任、黨支部副書記。中共黨員。 兼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分會康復組副組長;北京腦血管病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北京腦血管病防治協會急性期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神經分會介入組委員;世界卒中協會會員;日本基因治療學會會員;北京藥理學會神經精神藥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卒中雜志》編委;《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編委;《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編委;《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編委;《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和《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志特邀審稿專家。受聘為北京市海淀區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和"全民健康活動"專家組成員。 1987年畢業于第一軍醫大學醫療系,本科學歷、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軍醫進修學院(解放軍總醫院),碩士學歷、學位;1998年畢業于軍醫進修學院(解放軍總醫院),愽士學歷、學位。2002年--2004年,日本自治醫科大學 博士后研究。 1987年—2000年在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神經內科工作;2000年調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工作。2002年晉升副主任醫師,2007年晉升主任醫師、副教授。2010年起擔任科室行政副主任,主管醫療工作。從事神經內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27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參與編寫、翻譯神經病學專著四部,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SCI 4篇。2000年獲軍隊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獎項目是“老年期癡呆的臨床診斷和病因系列研究”。 獲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優秀青年基金和回國人員基金等;參加北京大學醫學部七年制“神經內科學”教課書的編寫工作;“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因診斷、臨床分型及規范治療)的參與者。主持“中國卒中論壇-腦血管病診斷和治療進展”等全國繼續教育學習班。組織“北京大學卒中論壇”等大型學術會議。 主要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運動神經元病等。對神經系統其它疑難雜癥的診治也有獨到之處。在缺血性卒中超早期靜脈溶栓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率先做出靜脈rt-PA溶栓治療聯合神經保護劑的臨床研究,提出個體化治療的策略。實時跟蹤帕金森氏病的研究新進展,對帕金森氏病的診治也有豐富的經驗。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王殿華主任醫師
北京崇文中方中醫醫院 · 神經內科
擅長:主要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運動神經元病等。對神經系統其它疑難雜癥的診治也有獨到之處。在缺血性卒中超早期靜脈溶栓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率先做出靜脈rt-PA溶栓治療聯合神經保護劑的臨床研究,提出個體化治療的策略。實時跟蹤帕金森氏病的研究新進展,對帕金森氏病的診治也有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