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蔭宇主任醫師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骨科
擅長領域:骨折、脫位、骨關節化膿性及結核性感染、退行性骨關節病及代謝性骨病?
執業經歷: 傅蔭宇,男,主任醫師,教授,1924年6月出生。致公黨黨員。著名骨外科專家,畢業于云南大學醫學院六年制本科。1957年在我院籌建期間由湖南醫學院調到我院工作。1958年任骨科總住院醫師。1957年晉升為骨科主治醫師。1960年被派往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整形外科醫院和北京市積水潭醫院手外科進修學習。1962年在湖南省首先創建手外科組并開展手外科工作。先后開展了許多新的手外科手術,如各種手部創傷的處理、上肢神經損傷的處理和神經移植術、屈肌腱損傷的游離肌腱移植、術臂叢神經松解術、斷肢再植等,使我院手外科在全省取得了領先的學術地位。1973年至1975年,參加了我省首批援藏醫療隊,擔任拉薩市分隊副隊長兼手術組長。努力克服了設備匱乏的困難和高原反應導致的體力上的困難,兩年共作了900多臺次手術,為西藏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當地的民族醫師,被拉薩市政府授予“先進衛生工作者”的稱號。從西藏回院后,積極開展顯微外科工作,先后開展了斷指再植、足趾轉移拇指再造、各種游離皮瓣移植術、吻合血管的骨移植術、游離腓骨和髂骨移植術等。幫助婦產科開展了顯微輸卵管吻合術和游離卵巢移植術等。1978年晉升為骨科副教授并擔任我院骨科副主任。1984年調任湖南醫科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兼任學校世界銀行貸款D.M.E.項目組長。1985年5月至8月赴美國考察D.M.E.項目及手外科項目。 回國后率先建立了我校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室并同步為本科生開《醫學概論》課,為臨床研究生開《臨床流行病學》課。所創建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室是國內高校中是首批中的一個,已被國際臨床流行病學網絡(INCLEN)接納為成員單位。曾當選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分會第一屆常務理事、第二屆顧問,為中國臨床流行病學網絡(China-CLEN)顧問。曾擔任《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第一屆、第二屆編委,湖南康復醫學會常委、顧問,湖南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第四屆顧問,湖南骨科專業委員會第七屆顧問。國務院頒發有貢獻的醫學科學工作者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撰寫論文30余篇、醫學專著9部,是湖南省手外科、修復重建外科、臨床流行病學(DME)的開創者和學術帶頭人。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