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主任醫師
上海岳陽醫院骨傷科
擅長領域:頸腰椎病、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骨延遲愈合、骨不連、慢性硬膜外血腫以及各種骨傷科疑難雜癥的診斷與治療?
執業經歷: 施杞,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指導老師,上海市名中醫、全國第2、3、4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導師、香港大學名譽教授、新疆醫科大學客座教授,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63年7月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中醫系六年制本科, 先后拜中醫骨傷科大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為師,系統地學習中醫骨傷科理論和石氏傷科經驗,并赴上海瑞金醫院傷骨科研究所進修骨科,上海華山醫院全國第八屆腦外科醫師進修班進修腦外科。兼收并蓄,融會新知,致力創新,成為我國中醫骨傷科事業學科帶頭人。 曾任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政協委員,連續三屆當選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會長?,F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會長、世界中醫骨科聯合會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名譽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脊柱病研究所名譽所長,上海市衛生局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 圍繞中醫藥防治脊柱退變性疾病和骨代謝性疾病開展了系列臨床和基礎研究,形成了“以氣為主,以血為先,痰瘀兼祛,肝脾腎兼養,內損外傷兼顧,調治結合”的學術思想,提出了頸椎病從痹論治的觀點。先后治療頸、腰椎病15萬多人次,探索衷中參西的思路與軌跡,以中醫學理論為依據,以現代病理技術為基礎,先后建立了6個脊柱病動物模型等。提出“動力失衡為先、靜力失衡為主”是頸椎病發病力學基礎。 開發了5種中藥新藥,編制了“頸肩保健操”和“脊柱測彎體療操”,建立了脊柱病“圍手術期”中醫藥治療方案,闡明“益氣化瘀補腎法”延緩椎間盤退變,揭示了“恢復脊柱平衡”的生物力學機制。 近5年率領研究團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38項課題,主持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8次。共發表論文240篇,主編《骨傷科學》、《中國骨傷科學》、《中國中醫骨傷科百家方技精華》、《臨床中醫腦病學》、《施杞談頸椎病》、《頸椎病與腰椎病》等教材、專著28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榮獲部、市級科技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3項。 先后獲得上海市衛生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范、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首批“中醫骨傷名師”等榮譽稱號。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