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伯齡主任醫師
北京廣安門醫院眼科
擅長領域:眼底病激光、臨床眼科?
執業經歷: 畢業于南京醫學院醫療系本科并于1966年結業于北京市第二屆西醫離職中醫研究班, 1986年去美國Eye Research Instiute Boston 學習. 自1963年至今一直于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眼科從事醫療、教學及臨床研究工作, 現任研究員、眼科主任、全國中醫眼科學會委員. 早期從事中西醫結合白內障針撥術的臨床研究, 1966年獲衛生部鑒定作為成果推廣. 1979年始從事白內障針撥套出術研究, 1985年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 對白內障、玻璃體和視肉膜相關病理及臨床以及中西醫手術方法具有豐富的實踐, 并發表有關論文十余篇. 1984年開始從事眼科超聲臨床應用, 對眼科超聲分析尤為特長. 自80年代至90年代從事中藥對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進行實驗與臨床研究, 以及眼底激光結合中藥治療眼底出血性疾病的臨床觀察, 均取得一定經驗和成績. 目前主持有光青光眼部級課題一項, 參加老年性白內障部級課題一項, 有關玻璃體視網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 對眼科臨床領域臺角膜病、白內障、青光眼、葡萄膜炎、玻璃體視網膜病均有較全面的中醫和西醫知識以及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中醫眼科臨床上強調“目病多郁”尤如朱自溪認為“血氣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 目為肝竅, 人臥血歸于肝, 肝受血而能視, 肝氣通于目, 肝和目能辨五色, 肝喜調達而惡抑郁, 氣機拂郁變生濕、痰、熱、血瘀諸病變, 可虛可實, 因此目病在臨診中多宜疏通、長散、化解, 補不可用參術以動其火, 唯用清和滋潤之類, 瀉不可用硝黃、龍膽以凝其血, 唯發散、消滯之類, 肝體陰而用陽, 故虛證多宜滋潤, 若滋補腎水, 則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生生不息其益無窮.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