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副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
擅長領域:腹盆部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放射影像診斷,特別是泌尿系統、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和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影像組學如紋理分析的臨床應用。?
執業經歷: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年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8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習。2006年至今在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工作,歷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于2014年破格晉升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醫師,2015年破格晉升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年入選北京協和醫院優秀人才“百人計劃”。2015年參加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臨床和轉化科學學院(CTSI)科研課程并順利畢業。 具有豐富的放射影像醫學臨床工作經驗,熟練書寫和審核全身各部位影像學診斷報告,包括X線、胃腸造影、CT、MRI等,熟練掌握介入造影診斷和手術操作。負責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部分特殊檢查方案制定和報告審核,包括CT泌尿系成像(CTU)、腎上腺動態增強CT+洗脫率計算、泌尿系結石雙能量CT成分分析、泌尿系結石檢出低劑量CT、前列腺動態增強MRI等。 教學方面,承擔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影像學診斷課授課及小組教學帶教,是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住院醫師管理及培養工作主要負責人之一。負責北京市放射影像醫學住院醫師一階段理論及臨床技能考試試題編纂及考試組織工作。北京協和醫院標準化病人核心管理小組成員。 主要科研方向為泌尿系統、男性生殖系統和消化道出血的CT、MRI影像學診斷及影像組學研究。于北美放射學會年會和歐洲放射學會年會第一作者大會發言13篇、科學墻報17篇、教育展板2篇。署名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英文論文10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5項,參編著作11部。獲得2013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和2013年江蘇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現任北美放射學會會員,歐洲放射學會會員,《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linical Radi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華放射學雜志》、《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等雜志審稿人,《協和醫學雜志》青年編委及英文編輯;北京醫師協會理事、北京醫師協會醫療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磁共振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協和醫院教育處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3D打印研究核心組”成員。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