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科主任醫師
解放軍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燒傷整形外科
擅長領域:于燒傷、整形的醫療、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在感染、免疫、營養代謝、異體皮儲存、組織工程皮膚的研制、電燒傷毀損組織的診斷和治療、毀損性創面和難愈合性創面的修復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執業經歷: 柴家科,院長、所長、燒傷整形科主任。專長:長期致力于燒傷、整形的醫療、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在感染、免疫、營養代謝、異體皮儲存、組織工程皮膚的研制、電燒傷毀損組織的診斷和治療、毀損性創面和難愈合性創面的修復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對危重燒傷、復合傷、膿毒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有獨到之處,顯著提高了救治水平。 介紹: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后)導師,1995年至1997年在紐約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任全軍燒傷研究所所長兼燒傷整形外科主任、解放軍總醫院燒傷整形醫院院長、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國際燒傷學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兼東南亞區代表、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前主任委員、北京市燒傷學會主任委員、全軍燒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南開大學教授、山東大學教授、《Crit Care Med》、《Am J Physiol》、《中華醫學雜志》、《中華外科雜志》、《中華燒傷雜志》、《中華整形外科雜志》、《解放軍醫學雜志》等國內外22家著名雜志副總編、編委或審稿人。 燒傷整形醫院院長、國際燒傷學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兼東南亞區代表、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前主任委員、北京市燒傷學會主任委員、全軍燒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南開大學教授、山東大學教授、《Crit Care Med》、《Am J Physiol》、《中華醫學雜志》、《中華外科雜志》、《中華燒傷雜志》、《中華整形外科雜志》、《解放軍醫學雜志》等國內外22家著名雜志副總編、編委或審稿人。 長期致力于燒傷、整形的醫療、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在感染、免疫、營養代謝、異體皮儲存、組織工程皮膚的研制、電燒傷毀損組織的診斷和治療、毀損性創面和難愈合性創面的修復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對危重燒傷、復合傷、膿毒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有獨到之處,顯著提高了救治水平。先后負責救治燒傷整形病人萬余例,燒傷總治愈率達99.8%,居國際領先水平;先后20余次擔任國家和軍隊成批燒傷、燒沖復合傷和化學武器傷患者救治專家組組長,如2006年大興安嶺森林火災35名嚴重燒傷合并重度呼吸道損傷森警官兵、2003年齊齊哈爾“8﹒4”事件44名芥子氣中毒患者的救治等,救治任務涉及17個省、市和自治區。 主編、參編學術專著18部,發表包括《Crit Care Med》、《Am J Physiol》等國內外雜志論文200余篇;多次應邀參加國際會議并作大會專題報告;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員36名;承擔國際科研合作課題(NIH課題,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燒傷中心合作)和國家、軍隊、北京市重大科研課題10余項;或省部級二等獎以上成果24項,其中包括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各1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9項(香港1項),授權6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一類崗位津貼。 被評為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總后科技金星、和諧中國十佳健康衛士、首都十大健康衛士、解放軍總醫院首屆名醫,榮獲首屆中國醫師獎、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貢獻獎、黎鰲燒傷基金一等獎、解放軍四總部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2005年中央軍委胡錦濤主席簽署命令,授予一等功。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
劉洋主治醫師
丹東市第一醫院六道口院區 · 整形科
擅長:于燒傷、整形的醫療、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在感染、免疫、營養代謝、異體皮儲存、組織工程皮膚的研制、電燒傷毀損組織的診斷和治療、毀損性創面和難愈合性創面的修復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那春蕾主治醫師
丹東市第一醫院六道口院區 · 整形科
擅長:于燒傷、整形的醫療、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在感染、免疫、營養代謝、異體皮儲存、組織工程皮膚的研制、電燒傷毀損組織的診斷和治療、毀損性創面和難愈合性創面的修復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盧香花主治醫師
丹東市第一醫院六道口院區 · 整形科
擅長:于燒傷、整形的醫療、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在感染、免疫、營養代謝、異體皮儲存、組織工程皮膚的研制、電燒傷毀損組織的診斷和治療、毀損性創面和難愈合性創面的修復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