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嶸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影像與微創介入中心
擅長領域:對常規X線診斷、CT診斷、MR診斷有豐富的經驗?
執業經歷: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 1985.9-1991.7 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醫療系放射專業 本科 1991.7-1997.12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從事放射診斷工作 住院醫師 1998.1-2006.12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從事放射診斷工作 主治醫師 2006.12-2008.11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放射診斷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碩士導師 2008.12-2014.12 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從事影像診斷工作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2014.12-至今 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從事影像診斷工作 主任醫師 期間 1999.9-2002.7中山大學研究生學院,碩士學位;2004.9-2008.7中山大學研究生學院,博士學位 醫療經歷 1991年從中山醫科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影像診斷醫療、科研及教學工作。經過20多年的醫療實踐,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基本技能,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在影像診斷方面,對常規X線診斷、CT診斷、MR診斷均具有豐富的經驗。參加胃胰科及胰腺病變臨床多學科會診。尤其擅長于腹部及冠狀動脈疾病的影像診斷。 專業學會兼職 廣東省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委員 廣東省放射學會腹部組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膽道腫瘤專業青年委員會副主委員 科研基金(主持): 2009年承擔廣東省科技廳科研項目一項。 2012年承擔廣東省科技廳科研項目一項。 發表論文(近年發表第一或通信作者) 1、Kimura’s disease:The CT and MRI characteristics in fifteen cases. Eur J Radiol,2011 2、Evaluation of supporting role of a foldable capsular vitreous body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retinal detachment in human eyes. Eye,2011 3、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 Morphologic Patterns and Imaging Features on CT and MRI. AJNR Am J Neuroradiol,2014 4、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and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 Results of a Single Institution Study of 610 Chinese Patients. PLoS One,2013 5、Primary nasopharyngeal non-Hodgkin’s lymphoma: imaging patterns on MR imaging. Clinical Imaging,2013 6、Solid neuroendocrine breast carcinoma: mammographic and sonographic features in thirteen cases. Chin J Cancer,2013 7、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現與侵犯特點。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 8、正常人肝靜脈變異的64層螺旋CT表現。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 9、腦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針刺合谷、足三里與內關、三陰交穴位后的影像學特征變化比較。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 10、64層螺旋CT對評價門靜脈病變的價值。中國CT和MRI雜志,2010 11、64層螺旋CT對消化道梗阻的診斷價值。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9 12、涎腺淋巴上皮樣癌的影像表現。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 13、鼻咽癌放療后繼發肉瘤的影像特征分析。中華放射學雜志,2014 14、胰腺腺泡細胞癌的CT、MR影像學征象分析。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