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陽主任醫師
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
擅長領域:肺癌患者化療后的外科手術處理、疑難肺部腫瘤的微創(小切口活檢、診斷性胸腔鏡)鑒別診斷?
執業經歷: 醫生姓名:申屠陽所屬科室:胸外科醫生介紹:申屠陽,男,1963年生,漢族。1986年畢業于西安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2000年赴日本國大阪府立癌癥醫學中心胸外科研修。現任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外科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資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編委,《抗癌動態》雜志高級編委,《腫瘤》雜志特約審稿專家。自1986年起從事胸部外科臨床工作,熟練掌握胸壁腫瘤、胸膜間皮瘤、肺部腫瘤、縱隔腫瘤、食管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對胸外科疑難重癥的手術及處理有一定造詣。擅長肺癌的外科及多學科治療,注重肺癌術中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對提升肺癌患者術后生存率、降低復發轉移有積極意義。對肺癌患者化療后的外科手術處理、疑難肺部腫瘤的微創(小切口活檢、診斷性胸腔鏡)鑒別診斷有獨特見解,積累了豐富經驗。率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開展肺癌術前新輔助化療及術后輔助化療。積極籌備開展晚期肺癌、肺轉移癌熱療。率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開展縱隔鏡檢查術,率先在華東地區開展電視縱隔鏡檢查術,病例數居上海市領先水平,為縱隔不明性質腫物的鑒別診斷及肺癌的分期治療提供了最佳手段。迄今已發表專業論著近20篇,主要包括:“核素斷層顯像對肺癌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術前評估”[SCI收錄]、“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核素斷層顯像的病理學基礎”、“化療對肺癌患者手術的影響”(循證醫學雜志評價為“2002年度國內值得一讀的10篇肺癌文獻”之一)、“縱隔鏡在胸外科臨床的應用價值”、“縱隔腫大淋巴結的診斷”、“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治療中的氣道重建”(中國肺癌雜志約稿)、“肺癌相關診斷技術應用價值的探討”(中國肺癌雜志約稿)、“外科方法在肺癌分期中的地位和現狀”(腫瘤雜志專家論壇)。參編胸部外科專著10部(副主編1部),其中肺癌相關專著6部,主要包括:《肺癌現代治療》、《腫瘤外科手術學》、《支氣管肺癌診治規范》、《外科學原理與實踐》、《肺癌》、《名院名醫胸外科特色治療技術》、《惡性胸膜間皮瘤》等。曾承擔上海市科委肺癌攻關項目,主研肺癌相關省部級課題8項,已獲上海市科技成果2項。曾擔任“上海國際肺癌論壇”秘書長及組委會委員、“亞太地區肺癌會議”組委會委員、“全國肺外科學術大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中國肺癌臨床診治指引》專家組成員,在國內肺癌領域有一定學術影響。曾榮獲上海市衛生系統最高榮譽”銀蛇獎”第9屆提名獎、“胸科青年人才獎”。 醫生特長:率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開展縱隔鏡檢查術,率先在華東地區暨上海市開展電視縱隔鏡檢查術,病例數居上海市領先水平,為縱隔腫物的診斷和肺癌的外科分期提供了最佳方法。對肺部結節和腫物的鑒別診斷積累了豐富經驗。倡導肺癌多學科治療,注重肺癌術中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對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術前評估有深入研究,對肺癌患者化療后手術有獨特見解。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