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健主任醫師
上海曙光醫院傳統中醫科
擅長領域:中醫內科疾病治療,以中醫中藥以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
執業經歷: 所屬學科中醫內科 臨床特色 中醫內科疾病治療 專業職稱主任醫師 社會&學術職務上海市政協委員 民革市委委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第一屆內科肝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學術、臨床經歷 1.脾胃病 如反流性食管炎、各種胃病、以腹瀉或便秘為主要表現的各種腸管疾病等,善用辛開苦降、健脾補氣、潤腸導滯、活血化瘀等方法進行治療。 2.內科雜病 有興趣研究用中醫中藥治療內、外、婦、兒、五官、皮膚以及其他難以劃分學科的各種疑難雜癥,治療手段包括內服、外治、食療等。 3.肝病 師從著名老中醫夏德馨,擅長以中醫中藥以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對臨床上比較少見的難治性肝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較深研究,刻劃了PBC的中醫病機特點、臨床證候分型及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取得較好的療效。 4.實驗研究 掌握如分子克隆技術、DNA和RNA探針制作、in situ hybridization(原位雜交)、Northern和Western印跡雜交、RT-PCR以及免疫組化、透射電鏡、生化學測定、Zymography(酶譜分析)、in situ Zymography(原位酶譜分析)等病理形態學、分子生物化學實驗方法與技術。 主要貢獻 根據MacDonald等學者(1982年)所探明的大鼠胰腺彈力蛋白酶Ⅱ的堿基排列,合成了第271~288(5’-CGCGTGCTGCTGGGCCGA-3’)與第776~795(5’-GGAGACCCTGGTGAAGACAG-3’)之間的核苷酸,以此為引物以RT-PCR法克隆成地高辛素標記的RNA探針,用原位雜交等形態學、分子生物學、生化學方法證實: (1)正常大鼠動脈的內皮細胞、中膜平滑肌細胞以及血管外膜成纖維細胞,血液細胞中的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氣管透明軟骨細胞,胰腺的腺細胞,腮腺、頷下腺上皮細胞,肝細胞、肝竇壁的內皮細胞,小腸黏膜杯狀細胞,心肌細胞,腎間質的纖維母細胞,肺泡上皮細胞,大腦膠質細胞,皮膚真皮纖維母細胞,睪丸曲精細管內的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以及精子,脾臟以及胸腺的淋巴細胞等,均有胰腺絲氨酸彈力蛋白酶mRNA的表達。 (2)血管中膜平滑肌細胞彈力蛋白酶表達亢進是促進其向內膜遷徙并形成平滑肌增生性動脈硬化的重要機制之一。 (3)絲氨酸胰腺彈力蛋白酶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肝纖維化形成與降解的代謝過程,中藥扶正化瘀方通過上調彈力蛋白酶表達可在某種程度上抑制肝纖維化的進一步形成。所有上述研究結果在國際上都是首次發現與報道,具有原創性。對動脈硬化、肝硬化等細胞外基質代謝紊亂疾病形成機理的闡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